《2018版高中語文 第4單元 文言文(2)第15課 勸學(節(jié)選)課件 粵教版必修4.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8版高中語文 第4單元 文言文(2)第15課 勸學(節(jié)選)課件 粵教版必修4.ppt(4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培根曾說過“知識就是力量”,高爾基有“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的名言。那么,獲取知識的途徑是什么?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勤學苦讀。那么如何學習呢?兩千多年前的荀子在勸學中就精辟論述了學習的重要性及正確的學習方法、態(tài)度,勸學成了一篇激勵后世之人勤學刻度的醒世之作。,談勤奮 大家肯定都聽到過“勤能補拙”這個成語,意思是說,通過勤奮,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許多有著偉大成就的人,都和勤奮有著不解之緣。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少年神童。他們小小年紀,就能歌善舞或?qū)κ挛镉兄叱囊娊???墒?,他們沉浸在大人們的夸獎中,不努力,不奮斗,最終成了一群碌碌無為的人,誰也看不出他們和別人的區(qū)別。而有些人,他們沒有聰穎的天
2、資,也沒有過人的智商??伤麄兲ぬ崒嵉叵蚰繕伺?力,向前程邁進。最終,他們成功了。天分,是起跑時的領先,而勤奮決定了跑步時的速度。勤奮,讓踏實肯干的人跑到了終點,取得了成功的獎杯。 所以,文學家說“勤奮是打開文學殿堂之門的一把鑰匙”,科學家說“勤奮能使人聰明”,政治家說“勤奮是實現(xiàn)理想的基石”。,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1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杜荀鶴 2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蘇軾 3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 4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 5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 荀子,一、作者視窗 “后圣”荀子 荀子,戰(zhàn)國末期杰出的唯物主義政論家、 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如果有這么多后 人永生也難以企及的“家”,仍然不能尊之為 圣,那我只能慨嘆“圣”之所以為“圣”, 是因為這個職稱名額非常有限。同抱不平的 還有章太炎先生,他認為荀子為“圣”當之無愧,還給他起了個名字叫“后圣”,以太炎先生
4、的才學名望尚不能激起波瀾,也就遑論別人了。也難怪,其時封建社會已趨式微,新,學蓬勃而起,誰還有閑暇為荀子正名?現(xiàn)代人孜孜以求成為什么“家”,說到底只是虛名,荀子在世時興許認為不值一 哂,棄之如敝屣。那還是用他的業(yè)績來說話吧。荀子反對天命、鬼神迷信之說,主張禮法兼治,平政愛民,舉賢納士。他提出強本節(jié)用、開源節(jié)流的發(fā)展經(jīng)濟的富國說,成為他之后兩千多年來封建社會治國理財?shù)慕鹂朴衤?。他的成相篇、賦篇首開我國說唱文學和賦兩種文學之先河,建立起獨有的博大精深的哲學、地理、政治、軍事、教育、文學、語言的思想體系。近代史學家稱荀子為集先秦諸子百家之大成,開一代師風的曠世大儒,譚嗣同認為:“秦漢以后中國封建社會
5、的統(tǒng)治思想不是孔孟之教,而是荀學?!?【注】荀子(約前313前238),名況,戰(zhàn)國末期趙國思想家、教育家。當時人們尊稱他荀卿。漢代著作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寫作孫卿。曾兩度到當時齊國的文化中心稷下游學,曾任齊國祭酒(學宮領袖),還到過秦國,拜見秦昭王,后來到楚國,任蘭陵令。公元前238年失官,家居逝世,葬在蘭陵。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學生。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先秦唯物主義的集大成者。提出“性惡論”“天行有?!焙汀叭硕▌偬臁钡臉闼匚ㄎ镎摚绊懮钸h。 今存荀子32篇,內(nèi)容涉及哲學、政治、治學多方面,是古代論說文成熟的標志。荀子為文的特點,在于“雄渾”。其學問淵博精深,所以行文氣魄宏大雄渾,
6、有包容諸家的氣概。,二、寫作背景 戰(zhàn)國時期,奴隸制度進一步崩潰,封建制度逐步形成,社會經(jīng)歷著劃時代的變革。許多思想家從不同的立場和角度出發(fā),對當時的社會變革發(fā)表不同的主張,并逐漸形成了墨家、儒家、道家等不同的學說,歷史上稱之為“諸子百家”。“諸子百家”紛紛著書立說,宣傳自己的主張,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的局面。戰(zhàn)國時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荀子從“人性惡”的觀點出發(fā),說明人的知識、道德不是先天賦予的,而是經(jīng)過后天的學習、教育,逐步培養(yǎng)的。只有懂得了禮義,人性才能改變。因此,他特別強調(diào)后天的學習,把學習作為改造人性的根本方法。他寫勸學就是為了勉勵人們學習“積善成德”,成為君子。,三、基礎
7、梳理 1字音識記 答案(1)din(2)lio(3)ru(4)o p(5)q(6)y(7)j(8)ku(9)q j(10)qi(11)n,2辨形組詞 答案(1)鍥而不舍契約(2)舟楫緝拿編輯(3)磨礪勉勵老驥伏櫪(4)急躁噪音干燥,3詞義理解,答案(1)停止,結(jié)束。(2)木工用以取直的墨線。(3)磨刀石。(4)曝曬。(5)到達。(6)外物,指各種客觀條件。(7)人的智慧。(8)通達事理的思維。(9)沒有用來的(辦法)。(10)雕刻一件東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做事情能堅持到底,不半途而廢。也形容有恒心,有毅力。,4識記文言實詞和虛詞 答案通“煣”,用火烤來使木材彎曲?!坝小蓖ā坝帧保弧?/p>
8、暴”通“曝”,曝曬。通“智”,理智。通“性”,本性。,(2)一詞多義,答案聽,聽到/見聞、學識/聲譽、名聲向遠處看/盼望/名望、聲望/月圓之時,指農(nóng)歷每月十五憑借,借助/假裝/給予/借橫渡/終止、停止/隔斷、隔絕不通的/非常,(3)虛詞歸納,答案指示代詞兼語氣詞,于此,從這里/疑問代詞,哪里/代詞,它介詞,比/介詞,從/介詞,向/介詞,到連詞,表修飾,不譯/連詞,表轉(zhuǎn)折,可是,卻/連詞,表遞進,并且/連詞,表并列,和/連詞,表承接,然后,就,四、文白對譯,一、文本助讀 本文圍繞“學不可以已”這個中心論點,運用大量比喻,分別從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態(tài)度以及學習的內(nèi)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論
9、說了有關學習的問題。荀子強調(diào)學習的作用,所提倡的虛心求教、學無止境、循序漸進、堅持不懈、專心致志等,都是學習經(jīng)驗的總結(jié),值得我們借鑒。,【結(jié)構(gòu)圖示】,二、小組合作 【重點詞句梳理】 1詞類活用 答案(1)名詞作動詞,游水(2)名詞作狀語,每日(3)名詞作狀語,向上;向下(4)動詞的使動用法,用火烤來使木材彎曲(5)數(shù)詞作形容詞,專一,2古今異義,答案(1)特指長江、黃河(2)廣泛地學習(3)爪子和牙齒(4)藏身(5)兩個詞,因為/心思,3特殊句式 (1)雖有槁暴,不復挺者, 使之然也:_______________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 (3)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冰,水為之,而寒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判斷句(3)定語后置句(4)(5)狀語后置句,4翻譯句子 (1)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譯文: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借助車馬(前進)的人,不是善于走路,卻能到達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泳,卻能夠橫渡江河。 (2)堆土成為高山,風雨自然會從那里興起;積水成為深淵,蛟龍自然會在那里生長;積累善行養(yǎng)成好的品德,達到很高的境界,通達事理的思維就具備了。,三、師生探究 1本文標題為“勸學”,“學”顧名思義指“學習”,但生活中可以學習的東西很多,荀子是在勸人們學習什么呢?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荀子說:“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甭?lián)系前面
12、的文字,可知這是荀子通過一組比喻得出的結(jié)論。從這一點上看,荀子是在勸人們學習做人。在荀子看來,學習可以改造人們惡的本性,可以提高人們的品德修養(yǎng)。所以,荀子勸人們重視品德的學習,加強道德的修養(yǎng)。,2本文是一篇具有濃厚人文特色的文章,從開篇到結(jié)尾始終都把“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進行論述,“人”實質(zhì)上是本文反復吟詠的主旋律。文中寫了哪些“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文中寫了“君子”和“吾”兩類人。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善假于物”;吾“嘗終日而思”“跂而望”,知道不如“須臾之所學”“登高之博見”,知道“登高而招”“順
13、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的效果,但“吾”比“君子”的境界要低一層。 荀子認為,人的本性是惡的,只有用教育來陶冶,用禮法來約束,才能抑“惡”揚“善”。,3運用比喻論證是本文的一大寫作特點,也是本文的亮點,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說說比喻論證的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文運用大量生活中常見的喻體,采用博喻,使文章更生動,更有氣勢。同類事物設喻,可從相同的角度鋪陳渲染,反復說明問題,強調(diào)觀點。如用“跂而望”“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五個比喻說明“善假于物”的道理;用“積土成山”“積水成淵”“積善成德”
14、來說明積累的道理等。這樣,抽象的道理具體化,深刻的道理形象化,使讀者獲得清晰而深刻的印象,更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而千變?nèi)f化的句式,讀來毫無板滯之感。,4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而荀子卻說:“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睉撊绾慰创@兩種觀點?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兩位儒家大師的觀點看似矛盾,其實并不相悖?!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說明學習需要和思考結(jié)合起來。荀子的“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的觀點并不是否定思考,而是否定只是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的做法。他強調(diào)利用外界事物,向?qū)嶋H學習。他將“終
15、日思”與“須臾學”作對比,雄辯地證明了空想不如“善假于物”的學習。把“所學”與“善假于物”聯(lián)系起來,說明學習的目的是認識客觀事物的規(guī)律并利用這些規(guī)律改造客觀世界。,一、閱讀延伸 寂寞荀子(節(jié)選) 王善鵬 荀子很寂寞,也很無奈,從他那荒涼的陵墓可以看得出來。 在我名不見經(jīng)傳的故鄉(xiāng),竟沉睡著一位影響了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的圣賢,這使我不由得感到自豪,隨即又不安起來。 我開始埋怨家鄉(xiāng)的父老,在我們這片貧瘠的土地上,有如此顯赫的人物,我們既沒有盡地主之誼,更沒有表現(xiàn)出魯南人的熱情豪放,而是無情地把這位客人拋到荒郊野外。,荀子墓位于蘭陵鎮(zhèn)東南兩公里處,墓地東鄰橫山山脈,這就注定了
16、荀子墓的地理位置在山麓洼地。荀子墓西鄰城南王莊,所謂城,已經(jīng)不是先生在位時那個曾經(jīng)輝煌的蘭陵城了,如今的蘭陵,屬于山東省蒼山縣的一個鎮(zhèn),除了李白在客中行里贊譽過的那個美酒廠還艱難地支撐著蘭陵的門面,已經(jīng)看不出當年蘭陵城任何的蛛絲馬跡了。 荀子墓長滿了野草,周圍有幾棵瘦弱的洋槐,既沒有樓閣廟宇,又沒有蒼松翠柏。逢年過節(jié)或許沒有人燒香祭奠,至今給人的感覺仍是凄涼。 荀子遠離喧囂,被世間的塵埃湮沒。 ,相對于李白來說,荀子是個地道的蘭陵人,他曾兩度就任蘭陵令,在位十八年,走遍了蘭陵的山山水水,政績卓著,內(nèi)治外聯(lián),實惠于民,政平而民安。 宋朝徽宗皇帝非常敬重荀子,曾下令建造荀子廟,荀子廟年久失修,早已
17、傾圮。明朝詩人李曄專程來蘭陵拜謁荀子墓,見荀子墓孤寂荒涼,感慨萬千,曾賦詩一首:“古冢蕭蕭鞠狐兔,路人指點荀卿墓。當時文采凌星虹,此日荒涼臥煙霧。臥煙霧,秋黃昏,蒼蒼荊棘如云屯。野花發(fā)盡無人到,惟有蛛絲羅墓門?!钡拦舛荒?1841)清政府曾補建荀子墓碑一座,光緒三十年又立“楚蘭陵令荀卿之墓”碑。1977年被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重點保護單位,蒼山縣革委會另立保護標志碑一座。,我想起了荀子的另一篇文章,“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長,賤而不肯事貴,不肖而不肯事賢,是人之三不祥也。人有三必窮:為上則不能愛下,為下則好非其上,是人之一必窮也;鄉(xiāng)則不若,偝則謾之,是人之二必窮也;知行淺薄,曲直有以相縣矣,然
18、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窮也?!?我定眼看看蘭陵人,再次瞻仰荀子墓,竟無言以對。,【賞析】荀子是寂寞的。所謂“高處不勝寒”,荀子的“高”在于其思想,在于其才學。荀子在“同行”中,比不得孔子、孟子;在“同鄉(xiāng)”中,比不得一個后生王思玷;在長眠之地,卻叫一個外鄉(xiāng)人李白搶了風頭。但寂寞也不無好處。他沒有崇拜者,于是也就沒有狂熱的崇拜者變?yōu)樯唐罚皇窃谝粋€遠離喧鬧的地方很安靜地思考著,不必擔心哪一天被人們從墳墓里拖出來與孔方兄“喜結(jié)連理”。,二、寫法遷移 對比手法 在對比手法的運用上,本文很有特色。如在說明學習要善于積累時,作者先后以“騏驥”與“駑馬”、“朽木”與“金石”作對比。說
19、明“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充分顯示出“不舍”對于學習的重大意義。在闡述學習要專心致志的道理時,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對比,前者“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卻能“上食埃土,下飲黃泉”,后者雖有“六跪而二螯”,卻“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道理何在?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鮮明的對比,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正反對比,是將兩種性質(zhì)相反或有差異的事物進行比較,在中學議論文寫作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它是一種求異的思維方式,形式上是一正一反、一陰一陽、一實一虛,在內(nèi)容上是真與假、好與壞、美與丑、善與惡、對與錯等對立的兩方作對比來發(fā)議論
20、和抒發(fā)感情。 【我來練筆】 請以“成功”為話題,寫一個片段闡述你的觀點。要求運用對比手法。3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說到成功,人們有一個錯誤觀念:成功只等于成名。有人認為,只有扭轉(zhuǎn)乾坤的壯舉,才算是成功的舉動;有人認為,只有領袖、名人、稱得上“家”的人,才,算是成功者;有人則干脆斷言,世界上沒有一個成功者,因為人生的最終結(jié)局是悲劇后人肯定會超越前人。這實在是一種可怕的自卑。 其實不然,我認為成功只是一種感受,一種自我意識的主觀感受。如果我們把自己的每一點進步,哪怕只是微小的進步,都看作是一次成功,都認認真真地品味一番,那么,幸福和快樂就會常伴在我們身邊,我們的人生也就會因此而變得格外地豐富和生動。不是嗎?作為一名學生,他考試及格了,成績提高了,這是成功,應該感到高興;作為一位農(nóng)民,他播下的種子發(fā)芽了,莊稼收割了,這也是成功,也應該感到高興;在更多的時候,成功無須旁人認可,更不需要別人來裁判;我們也不要把成功的刻度畫得太高,不要把成功看得過于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