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爐給水泵常見故障及原因分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鍋爐給水泵常見故障及原因分析(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一、常見故障及原因
1.?泵無法啟動
直接原因
電源缺相、電壓不穩(wěn)或控制柜保護跳閘。
電機繞組燒毀(常見于過載或進水)。
泵軸卡死(如葉輪與泵殼摩擦、異物堵塞)。
應急處理
檢查電源線路、復位保護開關。
手動盤車判斷是否卡阻,必要時拆解清理。
2.?流量/壓力不足
關鍵原因
進口問題:濾網堵塞、閥門未全開、汽蝕(NPSH不足)。
內部磨損:葉輪腐蝕/氣蝕損傷、口環(huán)間隙過大。
系統(tǒng)泄漏:管道法蘭或密封處泄漏(壓力不足時尤為明顯)。
診斷技巧
對比進口/出口壓力表數值,若壓差小則可能葉輪磨損。
聽泵體是否有“噼啪”聲(汽蝕征兆)。
3.?異常振動或噪音
高頻原因
2、
機械問題:軸承損壞(伴隨溫升)、軸彎曲、聯軸器對中不良。
水力問題:汽蝕(噪音呈爆裂聲)、流量過大引發(fā)湍流。
排查步驟
停泵檢查軸承游隙,手動轉動判斷是否平滑。
檢查地基螺栓是否松動,管道支撐是否合理。
4.?過熱與泄漏
過熱主因
軸承缺油或潤滑脂劣化(溫度>80℃需警惕)。
機械密封干摩擦(未排氣或空轉)。
泄漏點定位
軸封泄漏:機械密封或填料密封失效(泄漏量突然增大需緊急停機)。
泵體泄漏:鑄造缺陷或腐蝕穿孔(多見于長期高鹽水質環(huán)境)。
二、風險的預防
1.?汽蝕(空化現象)
根本原因:進口壓力低于流體飽和蒸汽壓(如高位水箱高度不足、水溫過高)。
長期危害
3、:葉輪表面“蜂窩狀”侵蝕,泵效率永久性下降。
預防措施:
提高進口液位或加壓(如增設增壓泵)。
控制水溫,避免超設計工況運行。
2.?電機過載
隱性因素:
泵與電機匹配不當(如更換葉輪后功率變化)。
介質密度/粘度超標(如輸送高溫水未修正參數)。
保護建議:
定期校驗過載保護裝置靈敏度。
安裝電流表實時監(jiān)控,異常時分析負載來源。
三、維護措施
1.?預防性維護清單
周檢:潤滑油位、振動值、異響、泄漏痕跡。
月檢:聯軸器對中、地腳螺栓緊固度、軸承溫度記錄。
年檢:解體檢查葉輪/口環(huán)間隙、機械密封狀態(tài)、泵體腐蝕情況。
2.?緊急故障處理流程
Step 1:立即停泵
4、,關閉進出口閥門,掛警示牌。
Step 2:排查電氣系統(tǒng)(保險、繼電器)→ 機械系統(tǒng)(盤車、拆蓋檢查)。
Step 3:優(yōu)先更換易損件(如密封件、軸承),避免盲目大修。
3.?水質管理要點
硬水地區(qū):加裝軟化裝置,防止葉輪結垢。
酸性介質:選用不銹鋼材質或內襯陶瓷泵。
四、案例
案例1:某電廠給水泵頻繁汽蝕
問題:鍋爐負荷突增時泵體異響,壓力波動。
根因:除氧器壓力偏低,進口NPSH不足。
解決:調整除氧器壓力至0.12MPa,汽蝕消失。
案例2:機械密封泄漏引發(fā)停機
問題:密封處持續(xù)滴水,一周內發(fā)展成噴射泄漏。
根因:密封彈簧卡死,動/靜環(huán)磨損。
解決:更換密封組件,調整冷卻水沖洗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