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學ppt課件1——陸標定位概要
,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航海學,(,2.3:陸標定位,),大連海事大學,航海學院,航海教研室,航海學(2.3:陸標定位)大連海事大學,1,航海學(1),課程目錄,第一篇 基礎知識,第一章 坐標、方向和距離,第二章 海圖,第二篇 航跡推算與陸標定位,第一章 航跡推算,第二章 位置線和船位理論,第三章 陸標定位,(END),航海學(1)課程目錄第一篇 基礎知識,2,第三章,陸標定位,第一節(jié),陸標識別,第二節(jié) 方位定位,(,兩方位定位,、,三方位定位,),第三節(jié),距離定位,第四節(jié),方位距離定位,第五節(jié),移線定位,第六節(jié),單一位置線的應用,(END),第三章 陸標定位 第一節(jié) 陸標識別,3,第一節(jié),陸標識別,孤立、顯著物標:,利用物標形狀、顏色、燈質(zhì)、相對位置關系等識別。,利用對景圖識別,利用等高線識別,利用實測船位識別,利用概率船位區(qū)識別,(END),第一節(jié) 陸標識別孤立、顯著物標:,4,利用,等高線識別,利用等高線識別,5,利用實測船位識別,利用實測船位識別,6,利用概率船位區(qū),利用概率船位區(qū),7,兩方位定位,概念,定位方法,兩方位觀測船位精度,提高兩方位觀測船位精度方法,(END),兩方位定位 概念,8,兩方位定位方法,選擇、辨認物標,觀測:GB,1,/CB,1,;GB,2,/CB,2,求取物標真方位:,TB=GB+G=CB+C,自所測物標反方向繪畫方位位置線:TB,1,180;TB,2,180,標注:觀測時間,(END),兩方位定位方法選擇、辨認物標,9,兩方位觀測船位精度,兩方位觀測船位精度,10,提高兩方位精度方法,1.物標選擇,孤立、顯著、準確的,近標,;,-,90,一般應滿足:30,150,2.觀測順序,“,先慢后快,”先首尾后正橫,“先難后易”先閃后定、先長后短、先弱后強,“測錨位”:先正橫后首尾,3.盡可能減小觀測中的系統(tǒng)誤差和概率誤差,(END),提高兩方位精度方法 1.物標選擇,11,三方位定位,三方位定位特點:,簡單直觀,可以判斷OP的準確性,誤差三角形成因,三方位定位步驟(同兩方位定位),誤差三角形處理(,小誤差三角形,、,大三角形,),等精度情況下誤差三角形處理,提高三方位精度方法,(END),三方位定位 三方位定位特點:,12,船位誤差三角形成因,異時觀測;,方位觀測誤差;,羅經(jīng)差本身誤差;,作圖誤差;,物標的海圖位置不準所引起的誤差。,(END),船位誤差三角形成因 異時觀測;,13,船位誤差三角形處理,(小誤差三角形),在大C海圖上邊長5mm,(合理的概率誤差),近似直角,:近直角處;,近似等邊,:中心;,近似等腰,:近短邊中心;,狹長等腰,:短邊中點;,若,附近有危險物:對航行最危險的一點。,(END),船位誤差三角形處理(小誤差三角形)在大C海圖上邊長三標兩水平角定位),措施3:三方位定位-雷達方位、距離定位等,(END),誤差三角形無顯著變化 成因:存在較大的系統(tǒng)誤差。,16,措施1:改變羅經(jīng)差法,方法:,將三條方位線同樣作 3,5,的變動。,現(xiàn)象:,新,變大了:變動方向增加了系統(tǒng)誤差;,新,變小了:變動方向減小了系統(tǒng)誤差;,新,消失了:變動方向、大小剛好抵銷了原三角形;,新,倒置了:變動方向減小誤差,數(shù)量過頭了。,處理,:,(END),措施1:改變羅經(jīng)差法 方法:將三條方位線同樣作 35的,17,措施1處理方法,處理:用直線連接兩三角形相應頂點,相交與一點:消除,后的觀測船位;,相交成小,:消除,后由概率誤差引起,(,同小,處理,),(END),措施1處理方法處理:用直線連接兩三角形相應頂點,18,提高三方位定位精度方法,1.物標選擇,孤立、顯著、準確的,近標,;,-,60/120,一般:30,150,2.觀測順序,“先慢后快”先首尾后正橫,“先難后易”先閃后定、先長后短、先弱后強,3.盡可能減小觀測中的系統(tǒng)誤差和概率誤差,(END),提高三方位定位精度方法1.物標選擇,19,方位定位觀測順序,假設兩次觀測(T,1,、T,2,)時實際船位分別在A點和B點,觀測時間間隔位t,不同的觀測順序,由于非同時觀測所引起的船位誤差也不同。,(END),方位定位觀測順序假設兩次觀測(T1、T2)時實際船位分別在A,20,方位定位觀測順序,先測M,2,:,T,1,P,1,方位定位觀測順序先測M2:,21,方位定位觀測順序,先測M,2,:,T,1,P,1,T,2,P,2,OP:,F,1,誤差:,F,1,B,方位定位觀測順序先測M2:,22,方位定位觀測順序,先測M,2,:,OP:F,1,誤差:F,1,B,先測M,1,:,T,1,P,1,方位定位觀測順序先測M2:,23,方位定位觀測順序,先測M,2,:,OP:F,1,誤差:F,1,B,先測M,1,:,T,1,P,1,T,2,P,2,OP:,F,2,誤差:,F,2,B,方位定位觀測順序先測M2:,24,方位定位觀測順序,先測M,2,:,OP:F,1,誤差:F,1,B,先測M,1,:,OP:F,2,誤差:F,2,B,F,1,B,F,2,B,先慢后快,(END),方位定位觀測順序先測M2:,25,等精度情況下誤差三角形處理,隨機誤差三角形,反中線交點,系統(tǒng)誤差三角形,分布范圍180,O,:,內(nèi)心,分布范圍He且Hd時,,D,90,,一般應滿足:30,150,。,觀測順序,“先慢后快”。即:先測正橫附近距離變化慢的物標,后測首尾線附近距離變化快的物標。,盡可能減小觀測中的系統(tǒng)誤差和概率誤差,(END),提高兩距離定位精度的方法 物標選擇,33,第四節(jié) 方位距離定位,概念:,觀測視界內(nèi)僅有一個可觀測物標的方位和距離確定船位方法和過程。,特點:,位置線交角始終等于90;,簡單、迅速,不需要進行移線定位。,提高觀測船位精度方法:,孤立、顯著、準確的近標;,盡可能減小觀測中的系統(tǒng)誤差和概率誤差。,(END),第四節(jié) 方位距離定位概念:觀測視界內(nèi)僅有一個可觀測物標的方位,34,第五節(jié) 移線定位,概念,位置線轉(zhuǎn)移方法,(,直線位置線轉(zhuǎn)移方法,、,圓弧位置線轉(zhuǎn)移方法,、,折線位置線轉(zhuǎn)移方法,),單標方位移線定位,移線定位方法,未估計水流引起的移線船位誤差,有準確船位后的單標方位移線定位,特殊移線定位,(,四點方位法,、,倍角法,、,特殊角法,),提高移線定位精度的方法,(END),第五節(jié) 移線定位概念,35,直線位置線轉(zhuǎn)移方法,原理,轉(zhuǎn)移方法,在P上任取一點A(通常為P與CA或CG線的交點);,自A畫CA或CG線的平行線,并截取A點,使AAS;,過A作P的平行線P,即為T,2,時刻的轉(zhuǎn)移位置線。,(END),直線位置線轉(zhuǎn)移方法原理,36,圓弧位置線的轉(zhuǎn)移,原理:,轉(zhuǎn)移圓心。,方法,:,自物標M起,畫CA或CG線的平行線,并截取M點,使:MMS;,以M為圓心、D為半徑畫圓弧即為T,2,時刻的轉(zhuǎn)移位置線。,(END),圓弧位置線的轉(zhuǎn)移原理:轉(zhuǎn)移圓心。,37,折線位置線轉(zhuǎn)移,原理:,按“,直航線,”和“,直航程,”轉(zhuǎn)移。,方法:,連接EP,1,、EP,2,,與轉(zhuǎn)移前位置線P,1,交于點A;,在直航線上沿前進方向截取A點,使AAS(直航程);,過A作P,1,的平行線P,即為T,2,時刻的轉(zhuǎn)移位置線。,(END),折線位置線轉(zhuǎn)移原理:按“直航線”和“直航程”轉(zhuǎn)移。,38,單標兩方位移線定位方法,移線定位方法:,將T,1,時刻的位置線P,1,轉(zhuǎn)移到T,2,時刻P,1,,P,1,和T,2,時刻的位置線P,2,的交點為T,2,時刻的移線船位。,代號:RuF,(END),單標兩方位移線定位方法移線定位方法:,39,未估計水流引起的移線船位誤差,水流對RuF的影響:,流向與P,1,平行:誤差最?。?流向與P,1,垂直:誤差最大。,減小水流影響方法:,當物標方位與流向平行時觀測P,1,。,(END),未估計水流引起的移線船位誤差水流對RuF的影響:,40,有準確船位后的單標方位移線定位,原理,方法,過F任意畫直線(通常為TC)交P,1,于A;,在FA上截點B,使FA:AB=T,1,:T,2,;,過B作P,1,平行線與P,2,交于F,2,;,連FF,2,與P,1,交F,1,,F(xiàn),F,1,F,2,即為實際航跡線,F(xiàn),1,、F,2,分別為T,1,、T,2,時刻的移線船位。,求平均流向、流速,(END),有準確船位后的單標方位移線定位原理,41,四點方位法,原理:,移線定位-單標方位距離定位。,方法:,當Q=45時計錄L,1,;,當Q=90時計錄L,2,;,則:D,正橫,=SL,(END),四點方位法原理:,42,倍角法,原理:,方法:,當Q,1,=Q,0,時計錄L,1,;,當Q,2,=2Q,0,時計錄L,2,;,D,=MBsinQ,2,=S,L,sin2Q,0,(END),倍角法原理:,43,特殊角法,原理:,Q,1,=26.5;Q,2,=45;,tan26.5=0.5;tan 45=1,D,=S,L,優(yōu)點:,可預測正橫距離和T,2,至正橫間的航程。,題型,(END),特殊角法原理:,44,提高移線船位精度的方法,要求:,1.航向、航速恒定,準確掌握風流,提高觀測方位精度和推算船位精度;,2.位置線交角-90,一般30。,方法:,選擇正橫附近距離較近、方位變化較快的物標進行移線定位;,當方位變化3060時確定移線船位。,(END),提高移線船位精度的方法要求:,45,第六節(jié) 單一位置線的應用,導航,避險(方位和距離避險),轉(zhuǎn)向(正橫、導標、逐漸轉(zhuǎn)向),測定儀器誤差,判斷船位誤差,與CA平行:判斷偏離航線的方向和距離;,與CA垂直:判斷超前或落后實際船位的情況;,與子午線平行:可確定經(jīng)度;,與緯線平行:可確定緯度。,(END),第六節(jié) 單一位置線的應用導航,46,差值法(三標二水平角定位法),差值法(三標二水平角定位法),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