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草成人在线视频,欧美激情视频网,级别免费毛片在线看,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视频,亚洲天堂成人在线,久久亚洲婷,日本黄色网址在线免费

歡迎來到裝配圖網(wǎng)! | 幫助中心 裝配圖網(wǎng)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首頁 裝配圖網(wǎng) > 資源分類 > DOCX文檔下載  

我國科技成果認定管理實踐與存在問題

  • 資源ID:253592507       資源大?。?span id="lcmw8iyvc" class="font-tahoma">39.96KB        全文頁數(shù):12頁
  • 資源格式: DOCX        下載積分:12積分
快捷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支付寶登錄   QQ登錄   微博登錄  
二維碼
微信掃一掃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12積分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查詢和重復下載(系統(tǒng)自動生成)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驗證碼:   換一換

 
賬號:
密碼:
驗證碼:   換一換
  忘記密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我國科技成果認定管理實踐與存在問題

科技評估國際經驗與中國的政策優(yōu)化 科技評估是針對科學技術活動的相關行為。根據(jù)委托方的目的和要求,評估機構 依據(jù)大量的客觀依據(jù),按照一定的原則,運用科學的方法所進行的專業(yè)化評價活動 [1]。隨著全球科學研究活動的廣泛開展和科學社會影響的不斷擴大,高效公平的科技評 估活動不僅可以保證科技成果的質量,也能促進科技成果的快速轉化,推動整個國家國 民經濟的發(fā)展。通過科研項目評估,可以調整和完善學科發(fā)展政策和規(guī)劃,提高決策 水平,改進未來的學科發(fā)展計劃和項目的管理,找出科研項目執(zhí)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為科技項目管理活動的調整和科技領域的布局 提供科學的指導和建議。同時,可以調整 政府科技經費資源在各個學科和項目之間的分配,發(fā)現(xiàn)具有發(fā)展前景新的研究領域,促 使有限的經費資源多出高水平成果、多出優(yōu)秀人才,達到經費使用的合理高效,促進社會 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國家對科研活動的大力支持為科技評估活動的完善和發(fā)展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本文將介紹發(fā)達國家科技評估的特點、體系與相應的科技項目評估評價方 法,在厘清我國科技評估現(xiàn)狀的基礎上,以期為我國科技評估的高水平發(fā)展提出政策優(yōu) 化建議。 1國外科技評估體系研究與借鑒 國外科技成果評估起步較早,特別是近20年來,各國科技成果評估十分活躍,科 技成果評估已經成為許多國家科技管理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手段。 1.1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的科技成果評價 從規(guī)范性、專業(yè)性角度看,作為開展科技評估活動歷史最悠久的國家,美國自身 的科技評估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善的體系。在建立和完善基于同行評議制度的科研項 目資助與管理體系,推進政府科技管理績效評價與政府決策科學化等方面積累了較為豐 富的經驗。美國在1914年成立了國會研究服務部(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直接針對各委員會及議員們提出的各類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和評估。 一)完備的評估體系和健全的評估制度 1975年,美國頒發(fā)了《項目評估標準》(The Program EvaluationStandards Statements ),這相當于美國科技評估標準的雛形。1993年,美國頒布了《政府績效 與結果;去案》(government performanee and results act , GPR)以立,去 的形式將績效評估引入政府的評估管理體系。在該法案的要求下,績效評估是根據(jù)各機 構所設立的目標來衡量其管理工作的結果。與以往的法案和政府改革措施相比,GPRA 具有更大的權威性、持久性和強制性。 2010年,GPRA4行了部分 調整,使之能適應當前的科技評估體系。GPRA的頒布與實施成為美國科技評估從預警 模式到建構模式轉變的分水嶺。按照該法案要求,聯(lián)邦科研機構必須制定未來5年的 戰(zhàn)略規(guī)劃,同時需要將整個科技規(guī)劃分解為多個定量目標以輔助實施年度績效報告。 美國科技評估活動主要由政府科技評估機構、民間科技評估機構和學術機構來執(zhí) 行。在科學研究領域,五成以上的科研經費由美國政府提供,但政府并沒有設置負責科 技評估的政府部門,也沒有設置特定政府部門負責對評估機構的認證。另外,由美國政府 出資委托科研機構代理評估,即美國的民間科技評估機構,在美國的整個科技評估體系 中也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美國科技評估體系中這種出資方和評估方分離相互監(jiān)督的制 度,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證整個科技評估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并且能有效提高整個科技評 估活動的效率。 (二)統(tǒng)一的評估標準和多樣化的評估方法 目前,美國的科技評估程序主要由以下 6個部分組成:①由技術專家和風 險專家組成綜合評估小組;②重要的評估項目都指定專人負責;③認真分析評估內容, 選擇可行的評估方法;④制訂工作計劃和調研提綱;⑤與外部技術專家和風險專家廣泛 接觸,盡可能多地獲得相關信息;⑥起草、修改評估報告 [3]。另 外在評價標準方面,美國政府在1975年頒發(fā)的項目評估標準(The Program Evaluation Standards)主要包含了 4個基本維度:實用性、可行性、正確性及精確度。每個維度 下又包含了若干標準,用于保障評估活動的質量。該評估標準在2011年修訂版中增 加了評估工作的問責標準,側重于評估過程和科技產品改進的問責制。 除了完備的評估體系、健全的評估制度、獨立高效的評估機構,一個行之有效的 評估方法對整個科技評估活動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4]。美國科技評估機 構在長期的評估實踐過程中制訂了評估行業(yè)所共同遵循的評估方法, 以提高整個 科技評估工作的專業(yè)性、可靠性與規(guī)范性[5]。美國國家科學院、國家工程院和醫(yī)學研 究所在1999年做出的“評估聯(lián)邦研究計劃:科學研究與政府績效和結果法案”報告中對 目前美國最常用的科技評估方法進行了總結, 主要包含以下幾種: ①文獻計量分析;②經濟回報率分析;③同行評議;④案例分析;⑤回顧性分析;⑥指標 分析。 1.2 英國高??蒲谐晒u估改革對我國科技成果評估的借鑒 英國的科技成果評估起步較早,在發(fā)達國家中有較為完善的科技成果評估體系。經 過多年的發(fā)展,該項工作在英國已成為制度化、經常性的工作行為,并建立了科技評估支 持系統(tǒng)。其完善的評估機制以及豐富的評估形式和內容,使得許多國家紛紛效仿。并且 自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英國政府順應國際潮流頒布了 一系列文件以推動國家創(chuàng)新戰(zhàn) 略,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加大科研投資。由英國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撥款,而撥款的基礎就 是科研成果評估制度。英國在確立科研成果評估制度以來不斷對其進行改革,改革主要體 現(xiàn)在縮減評估單元、更新評估指標、改變評估對象和轉換評估方式等方面。對于我國來 說,我國科技成果評估剛剛起步,應該的科研成果評估對我國具有良好的借鑒意義。 (一)組織結構:第三方中介結構有較大的自主權 在英國科技評估組織的設置已經相當健全,一類是政府科技評估機構,分為英國中 央政府議會、議會委員會和國家審計署地方政府評估機構的三級系統(tǒng);第二類是研究機 構和非政府基金組織的評估機構, 如英國國立研究機構、高 校和非盈利性研究機構以及非政府基金組織;第三類是科技中介機構,主要是一些專業(yè) 性的科技評估公司,如英國科研政策研究所(SPRU,科技管理研究中心(ETSU,以及 英國評估系統(tǒng)有限公司等。?近年來,英國的科技成果評估越來越交由第三方的中介機構 來完成,它們的中立特性往往能夠提供更為客觀的評估結果,對評估組人員進行嚴格的選 擇,代表來源廣泛且任期短,并要求臨時聘用的評估人員只參加一次評估,通過在網(wǎng)上公 布減少政府干預,保證評估的社會化和公開性。 2007 ( 2) : 27 (二)價值導向:由“ RAE到" REF轉變,更加注重后效評估 響有琴,夏梅等,國外科技評價實踐及對我國的借鑒,看世界, 英國在1986年開始實行科研評估,即RAE 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 )。 是英國高等教育基金委員會采用同行評議法對英國高等教育機構的研究質量進行的一次系 統(tǒng)全面的測評。英國高等教育機構主要通過RAE來進行科研經費的劃撥,其主要的評估指 標有科研隊伍、科研產出、科研環(huán)境、同行評議指標、研究成果的質量和盛譽指標、在創(chuàng) 造性、重要性、精確性方面達到的水平。但是 RAE 在實行一段時間后,暴露了很多弊端,該評估指標注重科研論著的發(fā)表數(shù)量, 但 是卻忽略了科研成果的轉化,忽視了高校與企業(yè)之間的合作,并且采用同行評議法主觀性 太強,很多受到很大經費支持的科研項目成果無法在實際中得到轉化和運用。并且采用 RAE評估框架成本巨大,單是科研評估經費支出就占到科研經費較大的比例。正式由于這 些消極影響的存在, 2008年英國頒布新的的科研成果 評價制度一卓越科研評估框架,即REF ( Research Excelle nt Framework )。 REFW估從成果(output )、影響力(impact)和環(huán)境(environment )三個 方面對各高等教育機構的科研成果進行評估。其主要含義是: ?根據(jù)國際研究質 量標準,對科研成果的評估包括“原創(chuàng)性、意義和精確性”三個方面。成果在整個評估體 系中占到65%勺權重。影響力是取代以往學術價值(esteem)指標的一項新指標,主要 指非學術領域的影響力。其含義指研究成果在經濟、社會、文化各個領域所產生的影響, 該項指標在體系中占有20%勺權重。所謂環(huán)境指科研的 “活力和可持續(xù)性”,包括科研戰(zhàn)略、科研隊伍(人員編制以及發(fā)展研究生的數(shù)量)、經 費使用情況、基本設施和設備以及與其他學科相互合作的情況。該項指標的權重為15% (三)評估方法:實現(xiàn)定性評估與定量評估相結合 REF采用文獻計量為主要方法,以影響力為關鍵,集中考察科研活動對于公共政策或 服務、醫(yī)療衛(wèi)生以及生活質量等各個方面所帶來的變化、益處以及所產生的影響。反映了 科技成果評估開始注重后效評估,符合科技成果評估往中后期延伸的趨向。同時,隨著文 獻計量方法的發(fā)展,科研成果評估的量化趨向越來越明顯。相對于同行評議方法,文獻計 量方法以其客觀、具體、可操作性強的特點占據(jù)了優(yōu)勢。Webof Scienee > Lattes Database等清潔度較高的數(shù)據(jù)庫在不斷完善;湯森路透集團和自然出版集團共同發(fā)起的 科研人員學術身份證識別系統(tǒng) ORCID正在實施之中;h—指數(shù)巧妙地將數(shù)量指標(論文數(shù)量)和質量指標(被引頻次) HEFCE Assessment Framework and Guidance on Submissions [EB/OL]. http : //www. ref. ac. uk/pubs/2011-02 /. 有機結合,從而推棄了影響因子的弊端。這就說明了定量評估也要和同行評議等定性評 估方法結合起來,實現(xiàn)對評估數(shù)量和質量的結合。 1 - 3日本政府的科技成果評價 日本的科技成果評價開始于20世紀40年代的科技審議會制度,經過長時間的發(fā) 展,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科技評價的法規(guī)體系和組織體系。日本的科技成果評估不僅成 為政府科技管理與決策的重要手段,而且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科技體制改革等方面發(fā) 揮著重要作用。 (一)組織結構:多層次的科技評價體系 從國家層面上看,日本的科技評價體系分為三層:綜合科學技術會議、政府部 門、大學和獨立的研究機構。這三個層次的機構分別有著自己的規(guī)章制度和運行機制。對 一個科技項目成果的評估分別提出自身的評估原則和評估指標,并對社會公眾公開,接 受社會公眾的監(jiān)督。科技成果評估的組織形式,主要采取內部評價與外部評價相結合的 方式,針對不同的評價對象進行事前、事中和事后評價。在科研成果評估的層面上,日 本主要由學術振興會負責組織,學術振興會在長期 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完善 的基金運營、人員與機構設置、職責與功能、項目評審運行機制,學術振興會科技評價 的重點是課題評價,課題評價不同于科技成果評價,日本課題評價的重點是事前評估與事 中評估,其評估形式類似于本文所講的科技成果認定,而課題的事后評估則類似于科技成 果的后效評估。 (二)法律保障:完善的科技成果評估法律體系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政府頒布了一系列科技成果評估的政策法規(guī),1995 年頒布了《科學技術基本法》,明確了科技成果評估的法律地位。1997年日本科技學技 術會議通過了《國家研究開發(fā)評價實施辦法大綱性指針》,對科技成果的評價的目標、適 用范圍、責任、評價程序和方法等問題作了明確的規(guī)定,并且把科研機構的評價納入了評 估對象。明確規(guī)定了外部評估專家的地位,采用由第三方進行的外部評價方式,確保評 估過程的公開公正。2001年,日本政府還推出了《行政機構開陣政策評價工作法》。 《國家開發(fā)評價大綱性指針,配合著科技計劃的實施在2001年和2003年進行了不斷的 修正。新的大綱性指針進一步對原有的指針進行改進,強調重視事前評價和評估結果的有 效利用,增加了評價系統(tǒng)的運作和考評等內容。 2我國科技評估管理實踐與現(xiàn)狀分析 2.1 我國科技評估管理實踐 與歐美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開展科技評估工作的時間還較短。我國的科技評估制度 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之后隨著改革開放的發(fā)展及科技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科技評 估體系也在逐步進行完善。但是,在整個科技評估過程中,如何構建“第三方立場”,卻 始終是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從1994年開始,原國家科委率先提出用“第三只眼睛”對科技計 劃進行評估,評估的類型從科技成果鑒定轉變到以政府資助的公共研發(fā)活動中的科技計劃 和項目等為主要對象,服務于政府內部管理決策的需要,其目的在于提高政府公共研發(fā) 活動的效率和質量。除政府部門外,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等機構也開展了相 應的科技評估活動。1997年國家科技部正式批準成立了 “國家科技評估中心”,并在 12個省市和部門開展了科技成果評估試點工作。通過將科技評估引入政府科技決策系 統(tǒng),打破了過去政府出資,科研機構完成,再由政府進行評估的單一模式。2001年,科 技部發(fā)布了《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暫行規(guī)定》和《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對 評估作為管理過程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做了多處規(guī)定,進一步強調了科技評估活動在科技計劃管理 中的地位。2009年,出臺了《科技成果評價試點暫行辦法》和《科技成果評價試點工作 方案》。我國的科技評價經歷了從無到有,從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過程,推動了我國科技 評估工作開始走向制度化和規(guī)范化的道路。 我國的科技評估逐漸成為了完善政府職能,改進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手 段,為政府科學民主決策奠定了重要基礎。政府委托“第三方”進行獨立評估,以顯示科 技評估的客觀性與公正性,提高政府評估的公信力。政府對科技評估的組織管理從組建 評估機構開始,經過了創(chuàng)建、發(fā)展、成型等幾個階段,試圖從原來的直接管理向間接管理 方式轉變,推動科技評估向著規(guī)范化和專業(yè)化發(fā)展。從1998年到2004年,由科技部 頒發(fā)的一系列與科技評估相關的文件中, 2003年科技部等五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的《關于改進科學技術評估工作的決定》明確了科技評估 要實行“目標導向、分類實施、客觀公正、注重實效”的原則,旨在克服當前“在一定程 度上暴露出的評估制度不健全、評估體系不完善、評估方法不規(guī)范等問題”。2004年發(fā)布 的《科學技術評估辦法》則進一步明確了評估的目的、原則、分類方法、評估準則和監(jiān)督 機制,針對科技活動中計劃、項目、機構、人員和成果如何評估的問題進行了系統(tǒng)性的規(guī) f— 氾。 2.2 我國科技評估存在的問題 雖然現(xiàn)階段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科技評估制度,但現(xiàn)在整個科技評估體系仍然存在 諸多問題。 (-)科技成果認定主體“錯位” 目前我國采取的是以政府為單一評估主體的科技評價體系,這樣的評估格局難以使其 他社會組織和公眾利益訴求得以反映,也無法起到對公共資源有效監(jiān)督的作用,同時新修 訂的“科技進步法”中“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創(chuàng)新的國家科學技術評價制度”也難以落 實3。我國相關法律法規(guī)明確了科技成果評價與管理的主體是政府,政府既是科技成果評估 的組織者同時又擔任著科技成果評估的管理者和監(jiān)督者,單位行政部門介入高校和科研機 構內部學術評審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這種政府單一主體的科技成果評估格局嚴重影響了科技 成果評估的客觀性和中立性??萍贾薪闄C構和社會組織在科技成果評估中的作用尚未發(fā) 揮, 科技中介 組織由于自身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原因,在組織科技評價方面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隨 著科技成果評價逐漸轉向社會評價,即由整個社會來對科技成果進行評判,讓更多的社會 組織和社會公眾參與到科技成果評估中來,從而符合“社會確認原則”。發(fā)明專利、實用 新型專利有較大學術價值或實施后獲得市場承認并取得經濟、社會效益的,報有關專利管 理部門確認… (-)科技成果評估方式單一 科技成果鑒定一直是我國科技成果評價的主要方式,而科技成果評估方式是多樣化 的,包括科技成果的鑒定、驗收、評審、項目結題、成果轉化及后效評估等。科技成果鑒 定制度側重于對科技成果本身質量的認定, 對科技成果的當前經濟價 值和潛在收益進行預估。一般是由相關領域的同行專家對國內外同類研究了解的基礎上, 聽取報告、審閱材料,最后作出對科技成果的評價?;谶@樣的評估方式,得出的結論一 般都是“國內領先”、“國內首創(chuàng)”、“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取得突破性進展”、 “填補空白”等,由于科技工作的復雜多樣,這樣的評估結論缺乏實質性的意義。另外, 3方衍,田德錄?中國特色科技評價體系建設研究 [J].中國科技論壇,2010(7):11-15 4劉壯華.歷史悠久的日本學士院獎 [J].中國科技獎勵,2005,8(2): 40-141 對于科技成果的評估不講求實效,對于科技成果的評估建立籠統(tǒng)、宏觀的指標體系,而不 針對應科技成果評估的不同階段和不同科技項目的不同特點分別建立不同的指標。認定評 估和后效評估是科技成果評估的兩個不同階段,有兩套對應的科技成果評估指標體系。如 果籠統(tǒng)的將認定指標和后效評估的指標融合在一起,不加區(qū)分,勢必然會導致科技成果評 估指標的適用上不合理。 (三)科技成果評估重“數(shù)量”輕“質量” 近年來,我國科技成果重視“數(shù)量”,輕視“質量”的趨勢比較明顯。以氣 象科技論 文為例,隨著SCI論文成為評判中國科研成果的一個“硬標準”,進10年來氣象科技領域 的SCI論文近年來的論文數(shù)量增長較快,自2010年以來在SCI上檢索到的中國氣象科技 的論文已有85余篇,SCI論文也成為了考評氣象科技 領域科研成果高低的重要標準。雖 然SCI以其大型綜合性的科技文獻數(shù)據(jù)庫的優(yōu)勢成為文獻計量學在宏觀層面上用來評判科 技活動成果的重要工具, 但是這種數(shù) 量上并不能標志著質量上的提高,被引頻次是用來衡量科技成果的學術影響力和社會顯示 度的重要指標,雖然引用率與論文的質量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質與量的關系,但是它卻反映 了質量的精確性。并且通過實踐人們發(fā)現(xiàn),科技論文的引用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同行評 議的特征,其結果大體上與同行評議的結果相同。 從1994年開始,在Webof Science上收集有關氣象科技方面的論文,對比中英美 三國的文獻數(shù)和引文報告,結果見表: 中、美、英三國近20年發(fā)表的氣象科技論文數(shù)和質量評估指標總結如下: 臼家 中國 美國 英國 氣象科技論文文獻數(shù) 85 1492 315 被引頻次總計 196 30621 6578 去除自引的被引頻次總計 192 28996 6449 施引文獻 193 22604 5730 去除自引的施引文獻 189 21936 5640 每項平均引用次數(shù) 2.31 20.52 20.88 h-指數(shù) 8 79 41 由上表可以看出,我國氣象科技論文與歐美發(fā)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較大的差 距,表現(xiàn)在數(shù)量上的不足和質量上的落后。數(shù)量上歐美國家發(fā)表的氣象科技論文數(shù)量是我 國的幾何倍數(shù),質量上我國氣象科技論文被引用率低大多數(shù)論文都屬于低引頻論文,高引 頻的論文只占少數(shù),社會影響力和學術影響力低。這首先與近年來以論文數(shù)量為導向的科 技成果評估有關,一位地追求論文數(shù)量,而忽視了對于論文質量的關注。其次,就是氣象 科技論文的評估方法上的問題。目前的評估方法都武斷地作出同行評議與文獻計量孰優(yōu)孰 劣的判斷,而忽視了所要評估的科 技成果的具體特性。 (四)科技成果評估制度供給缺乏 雖然我國科技成果評估的法律和制度不斷增加,但是遠遠不能滿足科技成果評估實際 工作的需要。在科技評估的法律制度缺失的情況下,科技評價的主體很可能在科技評價中 存在主觀偏向,現(xiàn)有的法律沒有做出關于評審專家的遴選、評價標準和評價程序作出具體 的規(guī)定,極易產生客觀公正的問題。受到利益與人情 關系的影響,評估主體可能為了名譽 或利益而互相買賣人情,這對于實現(xiàn)客觀公正的科技評價是十分不利的。 法律制度不僅規(guī)定了評估的標準,評估者的權利和義務,而且規(guī)定了科學的科技成果 評估程序。沒有客觀公正的評價程序就不會有客觀公正的評價結果。 由 于現(xiàn)階段我國科技成果評估只注重事前評估,對事中和事后的評價缺乏。近年來出現(xiàn)的大 量的學術舞弊造假事件就是因為現(xiàn)行的科技成果評估程序往往止步于評估結果的公示,而 不關注后效和結果。對后效評估的忽視,也使得我國科技成果的轉化率較低,很多科技成 果往往不能轉化為實際的產出,這些都跟評估程序 上關注度不合理有很大的關系。另外很 多科技成果評估生硬地確定科技成果評估的時限,從長遠來看既是違背了科技活動的規(guī) 律,也不利于科技創(chuàng)新。很多科技 成果的效益并不是短期內就能表現(xiàn)的十分明顯,因此對 這些科技成果的評估需要一個長期的連續(xù)性的過程科技成果評估程序的不透明性也提供了 暗箱操作的可能性。 3我國科技評估的政策優(yōu)化 近年來我國的科技評估工作雖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亟待改進。 通過以上對美國科技評估體系的介紹及與我國科技評估現(xiàn)狀的對比,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不 少啟示。 3.1 建立與我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科技評估標準 目前我國的科技評估并不存在統(tǒng)一標準,這一方面容易增加評估活動的不確定性, 造成評估結果的效率和公信力下降;另一方面使得大部分科技評估活動相對混亂,從而影 響科技評估活動的質量。因此探索建立中國特色科技評估標準顯得尤為必要,并且要在立 法上給予足夠的保障。 3.2 轉變政府職能,規(guī)范評估機構建設 如今,我國的科技評估機構基本上隸屬于各級科技行政部門,經費主要來源于政 府,這就往往使得評估機構在開展科技評估工作時會受到行政干擾。因此,我國在科技評 估實踐中可借鑒美國的經驗:政府出資但不主持評估,將科技評估活動真正交給社會, 逐步建立更多的中立性質的評估機構,保證評估機構與委托評估方的相對獨立性。政府 不主持評估,但卻可以對科技評估過程進行監(jiān)督。評估前,對申報者的情況向評委保 密,評估后,對評委的意見向申請者保密。實行雙盲評估既保證了評估的公平、公正,又 保證了評委的合法權益,使科技評估能夠真正評出動力和成績。 3.3 加強多樣化的評估方法和評估形式研究 隨著科技評估的發(fā)展,評估的方法更加注重多樣化,趨于靈活化,對不同的科技項目 采用不同的評估方法和評估方式。為確??萍荚u估工作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應從系統(tǒng)的觀 點出發(fā),本著定性與定量結合,長期與短期結合,內部評估與外部評估結合,經濟效益評 估與社會效益評估結合等原則,加強對評估方法的研究,綜合運用多種方法[8-9]。 ⑴談毅,仝云桓?中國科技評估體系的特點,模式及發(fā)展[J].科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4,(5):15-18. [7] 方衍,田德錄?中國特色科技評估體系建設研究 目.中國科技論壇,2007.(7):11-15. 網(wǎng) 徐明凱,蔡良群,馬妍?發(fā)達國家科技評估體系的啟示[J]科技與管理,2005,(34):104-106. [8] XU MK, MA Y.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J]. Science andManagement, 2005, (34): 104-106. [9]李新功.借鑒國外科技評估經驗完善我國科技評估體系[J].科技進步與 對 策,2007, (10):135-139. [9] LI XG. Draw lessons from foreign experience to perfect ourtechnology assessment evaluation syste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J]. Science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Countermeasures, 2007, (10): 135-139.

注意事項

本文(我國科技成果認定管理實踐與存在問題)為本站會員(燈火****19)主動上傳,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點擊聯(lián)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wǎng)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sobing.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