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提高小學英語詞匯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
資源ID:253592517
資源大?。?span id="lcmw8iyvc" class="font-tahoma">42.51KB
全文頁數:8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15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提高小學英語詞匯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提高小學英語詞匯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摘要】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學生由于受到某些客觀條件的限制,對英語學習的策略知之甚少,更不用說運用詞匯學習的策略和技巧了。另外由于脫離了一定的語境和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學生在現實生活交往中或模擬情景中難以理解和運用已學過的單詞, 經常孤立地、機械地去學習、記憶單詞。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生動、形象的電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能使學生產生新奇感,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猶如身臨其境,可集中學生注意力,加深學習的印象。本文筆者結合教學實踐來論述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使詞匯教學由單一轉向多元化,由枯燥轉化為多彩生動,由無聲轉向有聲,由靜態(tài)轉化為動態(tài),由抽象轉化為生動、有趣,從而使學生感到英語詞匯易學、樂學,使這一難題迎刃而解,提高英語詞匯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多媒體信息技術;詞匯教學;有效性
一、 問題的提出
新課標提出小學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應達到二至三級水平,也就說,學生在小學階段應掌握600至700個單詞和50個左右的習慣用語,這就大大增加了學生的詞匯量。詞匯是構成語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語言的基本材料。人類的思維活動、思想交流也是由詞構成句子來實現的。掌握詞匯量的大小直接影響語言表達能力的強弱,體現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抓好詞匯教學,幫助學生掌握規(guī)定量的詞匯,為他們以后的英語學習打好基礎尤為重要。
針對學生學習認讀單詞存在較大困難,遺忘率較高,缺乏有效的學習策略和學習技巧等問題,新課標提出:“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開發(fā)英語教學資源,拓寬學生學習渠道,改進學生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果。”那么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輔助詞匯教學,有利于優(yōu)化學習效果,生動、直觀、信息量大,很好地解決了單詞教學呈現方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英語詞匯教學的有效性。
二、 理論基礎
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的全球化,使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語作為最重要的信息載體之一,已成為人類生活各個領域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度罩屏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yǎng)整體發(fā)展的基礎上”。為確保實現教學目標,國家明確提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huán)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毙畔⒓夹g為英語詞匯教學改革提供了物質和技術條件的的可能性,促進了傳統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的轉變,催生出新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
三、 利用多媒體輔助詞匯教學應遵循五個原則
1、適時性原則。計算機多媒體應用于教學中具有形象、直觀、生動的特點,但必須注意導入時機,只有適時導入、恰到好處,才能化平淡為神奇,獲得最佳效果。
2、主體性原則。計算機多媒體應用于教學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如果一廂情愿地使多媒體充斥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看似熱鬧,實則學生被當成可隨意填塞知識的“容器”,學生長期處于被動的教學情景中,其學習效率自然就大大降低。
3、創(chuàng)造性原則。創(chuàng)造性原則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要求教學方法有獨創(chuàng)性;另一方面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運用現代多媒體進行教學時特別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努力使學生視野開闊、思維活躍,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問題。
4、互補性原則。一般來說,教學內容呈靜態(tài)時宜選用投影儀;教學內容連續(xù)性較強時,可選用錄像機;需要展示復雜、抽象、變化及相互聯系的教學內容時,可選用計算機多媒體。各種教學手段有機配合,多種媒體相互補充,加之教學內容充實,使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并能激發(fā)學生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
5、適度性原則。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能增強教學吸引力,提高課堂效率。但凡事要講個“度”,過猶不及。如果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全部運用電教媒體,教學重點就不會突出,學生也容易產生厭煩或逆反心理,學習效果就會受到影響。
四、 利用多媒體輔助詞匯教學的方法
1、 運用多媒體技術,導入新詞。
學生只有對所學內容具有濃厚的興趣,才會去愉快的接受它,學習它,即使遇到困難也會努力克服它。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善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并創(chuàng)造條件滿足他們的興趣?!皩搿蓖谝惶谜n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好的導入語會立即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所以在課堂的導入部分,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呈現逼真的圖像,鮮艷的色彩,動態(tài)的圖畫……展示出教學的情景,使教學過程變得形象、生動、活潑,調動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從感官上給學生以強烈的有意識的刺激,使學生產生強烈的興趣和“要學習”的沖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2、運用多媒體技術,講授新詞
(1)通過音、像學習新詞,練習發(fā)音。
多媒體計算機能集聲音、圖像、文字于一體,形象生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學生的聽力效果,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在播放過程中,所播放內容可以任意前進、后退、反復。學生如果聽不懂,可以迅速而準確的定位內容,并反復播放,這一點是錄音機所無法比擬的。我在PEP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4 Do you like pears? Part A Let’s learn 的教學中設計了課“Fruit”,將各種平面的、靜態(tài)的水果圖片制作成動漫式的多媒體影像:獼猴桃可以從米粒大小一下變成拳頭大;大大的西瓜轉呀轉呀,最后轉成一個小黑點;雪梨打扮成抱著奶瓶的小嬰兒;橘子像一個小男孩咚咚咚地跳出來……看到這些“七十二變”的卡通水果,枯燥的內容變得生動起來,引起孩子們注意,他們的眼睛睜得大大的,小嘴巴也跟著節(jié)奏大聲地讀單詞。讀了一遍又一遍,非常感興趣,一點也不覺得跟讀單詞會枯燥乏味。
(2)通過練習發(fā)音,形成良好的語音、語調。
語音教學是語言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可以充分發(fā)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通過一些支架式的學習任務和操練活動,促進和幫助學生進行主動和有意義的學習。至于課堂教學過程中課件在哪個環(huán)節(jié)呈現、以什么形式引入、如何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如何復現、如何讓學生模仿、如何設計學生與媒體間的互動等,都要根據每節(jié)課的教學需要來調整,不能一個模式套用于各種課。除課堂上用,媒體在課下的用處也很多,比如讓學生自己錄音后跟錄音原版進行比較,或者同伴合作,互讀、互聽,再如每周課外約定一個時段的網絡互動,師生一起練習語音等等。
3、 運用多媒體技術,操練新詞。
該階段的課件設計應當更具趣味性、生動性。學生的有意注意持續(xù)時間不長,之前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也會使學生疲憊不堪。因此在我們的教學中就應該充分利用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轉換的規(guī)律,把兩者交融在學生的認識活動中,維持學生的注意力,始終投入在學習活動中。那么,怎么使學生始終保持旺盛的精力,積極的注意而不疲勞呢?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將學習活動安排的有張有弛,變化多樣,盡量杜絕造成注意渙散的機會,使學生快樂的完成學習任務。
(1) 單詞滾動拼讀練習
心理學告訴我們,跳動著的閃爍的東西最容易吸引人們的注意力。所以,在進行單詞的操練過程中,教師可讓單詞“動”起來。例如,把十二個月份的單詞做成課件,讓它們調皮地滾動著出現在屏幕上。當屏幕上出現某個月份的單詞,孩子們就大聲讀出該詞。單詞出現的速度可由慢到快,或時快時慢。這時孩子們精神異常振奮,注意力特別集中,激發(fā)了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形象記憶力。
(2)“過獨木橋”電腦游戲。
多媒體課件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孩子們普遍喜愛的活動,也是很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手段。在小學英語單詞的教學中,采用電腦游戲教學的方法,營造輕松、活潑、愉快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寓學于樂,樂中去學。
根據多媒體課件的優(yōu)點,在《What day is it today?》,這一課原本七個單詞的發(fā)音又長又難記,學生掌握起來比較困難,而且容易混淆和發(fā)音不清楚。于是我設計了一個“過獨木橋”的電腦游戲,我事先在電腦上準備好所學內容,講清游戲規(guī)則,讓學生根據教師設計好的思路去闖關,在闖關的過程中學習七個星期的詞。同學們在路上遭遇了七個星期過獨木橋的闖關游戲,先請學生幫助過語音關,句子關,還有對話關,最后取得了勝利,學生就能順利地通過獨木橋。一段順口溜,還有一首星期歌。因為畫面的生動形象,以及闖關游戲的設計,使學生的熱情空前高漲,一個個爭先恐后的過獨木橋。在這個游戲過程中,學生不斷的說單詞、句子,學習的欲望得到激發(fā)和滿足,并且主動出擊,就連平時難得舉手的同學,也大聲讀著單詞、句子,興趣十足。
(3) 單詞與圖片匹配游戲。
例如本節(jié)課學了六個生詞,教師就把六個生詞和相應的圖片做成課件。游戲開始,首先屏幕上出現了不按規(guī)則排列的六個單詞和六個圖片,屏幕上的秒表開始倒計時十秒。十秒時間一到,屏幕上的單詞和圖片立刻消失。這時,就要求參加游戲的學生先用鼠標點擊其中的一個單詞或圖片,然后第二次點擊的時候,必須是相應的單詞或圖片。點擊正確,畫面顯現出內容。出現錯誤,必須重新判斷。直到把所有的單詞和圖片呈現在大家面前,游戲結束。
4、運用多媒體技術,鞏固新詞。
(1)看動畫,鞏固新詞。
例如我在講hand、ear、eye、face等body 這一課后,我讓學生看了一段《迪士尼英語》中的body片斷,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把枯燥的單詞學習變得活靈活現,課堂氛圍極其活躍,學生隨著片中一邊指著一邊說,在不知不覺中學生就學會了。
(2)通過課件Lucky star,鞏固新詞。
教師將本單元A部分所學的單詞展示給學生,教師給學生5秒鐘速記。然后點擊鼠標,隱去單詞,課件自動變換位置。教師點擊其中一張,問:What's this? 學生快速猜出。特點:本活動鞏固所學單詞,培養(yǎng)學生的瞬時記憶,并能檢查學生單詞發(fā)音的正確性。
5、 運用多媒體技術,檢測新詞。
借助多媒體進行詞匯競賽與檢測,節(jié)約課堂時間,幫助學生理解、掌握、運用所學詞匯,同時設計一些競賽性語言活動,滿足學生的成功心理需求,使教學測驗競賽化。比如,我設計了這樣一道練習:填上句子中所缺的單詞。讓四個小組進行搶答,看看哪小組答對的題目最多,得分最高。小學生好勝心強,興致勃勃,爭先恐后,課堂教學也自然進入了高潮。課堂教學引入競爭機制,教師運用電教媒體快捷的便利,設計各種各樣的競賽活動,既可鼓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提高學習的效率。
五、 結語
多媒體教學把文字、圖像、動畫、聲音等有機結合在一起,圖文并茂,形象逼真,豐富多彩,其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詞匯教學過程中,教師靈活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導入新詞、講授新詞、操練新詞、鞏固新詞和檢測新詞,使得課堂教學充分發(fā)揮它的有效性??v使多媒體信息技術給我們廣大師生提供了如此大的便利,但我們不能忽視以下的問題:“輔助”不能變成“替代”,應注重各類媒體的結合應用;多媒體運用的頻度,必須注重課件的實用性;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過程中,注重 “以人為本”,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仍應發(fā)揮其主導作用。總之,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課件是教學改革的需要,也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勇于實踐和探索,不斷學習,就一定能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提高詞匯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王麗春:《有效教學: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
2、 許智堅:《多媒體外語教學理論與方法》,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年
3、 朱京曦:《多媒體教學策略》,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
4、 余文森:《有效教學十講》,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5、 (英)蓋恩,(英)雷德曼:《如何提高詞匯教學成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年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