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講 辨嘔吐、辨預后、厥陰病篇小結
《第67講 辨嘔吐、辨預后、厥陰病篇小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第67講 辨嘔吐、辨預后、厥陰病篇小結(6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第67講 辨嘔吐、辨預后、厥陰病篇小結 第一篇:第67講辨嘔吐、辨預后、厥陰病篇小結第67講辨嘔吐、辨預后、厥陰病篇小結.txt恨一個人和愛一個人的區(qū)別是:一個放在嘴邊,一個藏在心里。人生三愿:一是吃得下飯,二是睡得著覺,三是笑得出來。第67講辨嘔吐、辨預后、厥陰病篇小結 大家好,我們上課。我們上一次課,講的是厥陰病篇的一部分內容。我們厥陰病篇呢,還剩一點點,我想,我們把剩下的這一點內容講完了之后,再把厥陰病篇作一個系統(tǒng)的小結。所以我們在這里呢,就不對上次課所講的內容作歸納作總結了。上次課的最后,我們談到了厥陰病篇所附的“下利”的證侯和“嘔吐”的證候
2、,無論是“下利”的證候也罷,還是“嘔吐”的證候也罷,都是“或寒或熱,或虛或實”,都具有“兩極轉化”的特點,我還應當說明的是,這些證候,它有的根本就沒有涉及到肝,沒有涉及到心包,沒有涉及到厥陰經,它不應當是厥陰病。不是厥陰病為什么附到厥陰病篇呢。這就是后世的人,或者是王叔和在整理《傷寒雜病論》的時候,他看到厥陰病篇的原文比較少,所以他就把“厥利嘔噦”一篇的內容附到了“厥陰病篇”。但是我們驚奇的看到,他附到厥陰病篇的這些“厥利嘔噦”的證候,同樣具有“或寒或熱,或虛或實”,這種兩極轉化的特征,因此呢,它和厥陰病的特點有相吻合的地方,所以附在厥陰病篇,也有它的一定的內在的聯系。 我們上次講完
3、“下利”,講完“嘔吐”,我們現在講“噦”。請大家打開講義,208頁,看原文380條: “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虛,復極汗者,其人外氣怫[fei4]郁,復與之水,以發(fā)其汗,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噦”這個字我們以前遇到過,“噦”在宋代以前得中醫(yī)書籍中,它作為一個癥狀,指的是“呃逆、呃忒[te4]”,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膈肌痙攣。所以你看《傷寒論》也罷,《脈經》也罷,《諸病源候論》也罷,《千金翼方》、《千金要方》也罷,《外臺秘要》也罷,見得到這個“噦”,它就是指的“膈肌痙攣”,“呃逆、呃忒”,也可以把它叫做“吃逆”,實際上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膈肌痙攣。宋朝以后,這個詞義
4、發(fā)生了變化,“噦”字就變成了“干嘔”,所以在現代漢語里有“干噦”這個詞,“干噦”這個詞就是指的“干嘔”。我們《傷寒論》是漢代的著作,所以《傷寒論》中所出現的“噦”是“膈肌痙攣”,“膈肌痙攣”有胃氣上逆的因素,也有肝氣上逆的因素,也有膈氣上逆的因素情況就比較復雜。它不僅僅是一個胃氣上逆。 我們現在所談到的380條是講的一個“胃中虛寒”所造成的呃逆,因為仲景說,“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這個胃中寒冷就是胃家虛寒,這個病是怎么造成的呢。從他寫的這個病歷來看,傷寒一個外感病,醫(yī)生用了劇烈的吐法,又用了劇烈的下法,這就造成了中氣的極度虛衰,所以說“極虛”。這么虛的病人,醫(yī)生還要給他用強烈的汗
5、法,“復”就是又,用了強烈的汗法。為什么用強烈的汗法呢。“其人外氣怫郁”,結果發(fā)現這個人還有些臉紅,身上輕度的發(fā)熱,好象是表氣閉郁的一種現象,所以又用了強烈的發(fā)汗的方法,那么發(fā)汗用的什么方法呢。用的“水療”法,“復與之水,以發(fā)其汗”,用的“水療”法?!盎鸠煛蔽覀円郧敖榻B過,有火針,有火薰,有火熨,有火灸,它完全是治療“沉汗痼冷”的“虛寒證”的。“水療”我們以前沒有(特別)提到過。所謂“水療”,一個是飲水療法,一個是用水來洗浴的方法。那么飲水療法,我們在講“五苓散適應證”的時候提到過,但是沒有直接用“水療”這個詞,我們只是講的飲水療法,它治療“胃中津液不足”的口渴,要“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
6、。因為當胃中津傷的情況下,胃的這種受納的功能,脾的這種運化的功能都比較低下,胃中津傷,津液不足,機體的本能的生理反映,就要引水自救,這就是我們多次說過的,內有所缺必外有所求,引水自救,特別是“胃中津液不足”的時候,就想大量的喝冷水,實際上大量的喝冷水常常造成“水停中焦”。所以仲景所提倡的飲水療法,就是“少少與飲之”,慢慢地每次給他喝少量的溫水,因為它胃中津液不足的時候,胃的這種受納、運化功能都低下啊,這是“水療”的一種方法,使胃中津液慢慢恢復了,這種胃津被傷的口渴就得到緩解;還有一條“水療”,就是用水來澆浴,用水來澆浴達到什么效果呢。退熱的效果。或者用水來澆浴讓他出汗,有類似于今天我們通過洗澡
7、的方式來出汗,來退熱。這也屬于水療,那么現在這個病人,用了大催吐、大瀉下,正氣大虛,雖然有一點表氣的怫郁,那也應當本著“虛人傷寒建其中”的原則,先補里后解表。也常常有時候當里氣恢復了,表邪自然解除,因為里氣恢復了,營衛(wèi)暢達了,正氣自我祛邪,人體自我康復的機能發(fā)揮作用,常常表邪就解除了,如果還有表邪不解除的話,那你再解表不遲?,F在一個“里氣極虛”的證候,你就用水澆浴的方法來洗澡,這就更會傷里氣,所以仲景說了“中焦虛寒,虛氣上逆”,就出現了呃逆不止。 那么這個證候我們用什么方子來治療。“中焦虛寒,虛氣上逆”出現的是“呃逆”,我們抓病機,想一想我們學過的方子,哪個可以治療“胃家虛寒”。吳茱
8、萸湯。對了。 吳茱萸湯,我們學過的三條原文中,陽明病篇的是“食谷欲嘔,屬陽明”,那是“胃家虛寒,受納無權”;在少陰病篇所學的“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那是一個“胃寒氣逆,劇烈嘔吐”,結果造成陰陽氣一時的不能相順接于手足,出現了“手腳發(fā)涼,劇烈嘔吐,升降逆亂”,病人痛苦難耐,所以出現了“煩躁欲死”,這些癥狀非常類似于少陰的“陽衰陰盛證”,它叫少陰病,應當說它不是少陰病,而是少陰病的類似證,用吳茱萸湯“溫胃散寒,降逆止嘔”;而在厥陰病篇,它治療“干嘔,吐涎沫,吳茱萸湯主之”,那是一個“肝寒犯胃”,又有“肝胃兩寒,飲邪不化”,又有“肝胃兩寒,濁陰上逆巔頂”,也用吳
9、茱萸湯“暖肝胃,降濁陰”。 這三條方證都以“嘔吐”為主,它們的病機是“胃家虛寒”。我們講的它的主證,380條,它的主證是“呃逆不止”,對于一個“呃逆”的證候,我們也應當辨證。在太陽病篇曾經提到過旋復代赭湯,它所治療的不是呃逆,在《傷寒論》中它所治療的不是呃逆,而是“噫[ai4]氣”。這個證候是“胃虛痰濁中阻”,痰濁中阻,用旋復代赭湯“化痰,鎮(zhèn)逆,補中”,來治療噫氣不除??墒俏覀冋f,旋復代赭湯這張方子,在現代臨床上又常常用于“胃虛痰阻”的“呃逆不止”,還記得吧。那是旋復代赭湯在臨床上擴大應用范圍,可以治療呃逆不止。這個呃逆,只要是“胃虛而痰濁中阻,胃氣和膈氣上逆”的,我們就可以用旋復代
10、赭湯來治療。而治呃逆不止的時候,代赭石要適當的重用。我們現在遇到的一個呃逆,為什么不用旋復代赭湯呢。因為它的病機不是“胃虛痰阻”,而是“胃家虛寒,無力以降”,沒有力量降,所以虛氣上逆,導致的一個“呃逆不止”,導致的一個“膈氣上逆”。那么既然抓病機,它是屬于“胃家虛寒,虛氣上逆”的話,那我們用吳茱萸湯“暖胃降逆”,完全是可以的,盡管吳茱萸湯的適應證在《傷寒論》的有三條講的都不是呃逆,而講的是嘔吐,抓病機我們就可以用它來治療胃家虛寒的呃逆不止。好,這一條,380條,我們就作這么多的講解。 下面看381條,“傷寒,噦而腹?jié)M,視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則愈。”“傷寒”是泛指一個外感病,“噦而
11、腹?jié)M,視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這是一個實證造成的呃逆。那么實證呢,常常是“有形邪氣”的阻滯使“膈氣不降,膈氣上逆”而出現了呃逆。有形邪氣阻滯于腹部,那么這個邪氣是屬于水濕類的邪氣呢。還是屬于燥熱類的邪氣。水濕類的邪氣阻滯氣機可以有腹?jié)M,燥熱類的有形邪氣阻滯氣機,也可以有腹?jié)M,怎么鑒別是水濕還是燥熱。那就看看大小便。所以叫“視其前后”,看看他的小便和大便,“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如果是小便不利的,那就是水邪阻滯,水濕留滯,腹部氣機不暢就出現了腹?jié)M,然后膈氣不能降而膈氣上逆,就出現了呃逆不止,這個時候就用利尿的方法。利尿用什么方子,在通常情況下,沒有明顯的寒,沒有明顯的熱,我們就用五苓
12、散,如果有明顯的寒的,大家想一想用哪個方子合適呀。真武湯,它有利尿的作用,它也有溫陽散寒的作用,如果明顯有熱的,大家都知道了按照這個思路,那就可以用豬苓湯,所以五苓散、真武湯、豬苓湯又可以治療“水邪阻滯,水結”所造成的膈氣上逆的“呃逆”;如果大便干結,大便不通,病人又有腹脹滿,又有呃逆不止,這顯然是燥實內結,虛實的實,是燥實內結,那么燥實內結我們選什么方子為好哪。小承氣湯,因為它沒有全身的那么多的毒熱癥狀,就是一個肚子脹,我們選小承氣湯通便,調暢腹部氣機,膈氣可以降了,呃逆就可以停止了。我們在陽明病篇的末尾,談到了“實則譫語,虛則鄭聲”,談到過吧,可是在陽明病篇,“實則譫語,虛則鄭聲”下面,又
13、有一條談到了“陽虛,心神失充,心神失養(yǎng)”也可以有譫語,所以譫語有實證、有虛證,但是我們在講鄭聲的時候,說“鄭聲也,重語也”,那是“正氣虛衰,精神失養(yǎng)”所造成的,所以鄭聲的臨床表現,是語言反復重復一句話,而且聲低息微,所以鄭聲只有虛證而沒有實證,我們現在講到了呃逆,膈肌痙攣,在前幾天所講到的膈肌痙攣多是虛證,而在這里講到的膈肌痙攣也有實證,就實證來說,有水的也有火的,有水結的也有火結的,這個燥實內結實際上是火結,所以就呃逆這個證候來說,也體現了“或寒或熱,或虛或實”,這種“兩極轉化”的特征。好,關于厥陰病篇所附的厥、利、嘔、噦的證候,我們就談完了。 其實厥陰病的預后這一點內容,應當說我
14、們學校上課的時候,都是給大家自學的,我們在這里呢,和大家一起來把原文看一看,都是非常好理解的,先看329條,“厥陰病,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厥陰病渴欲飲水,我們在厥陰病的提綱那一條里曾經遇到過,說:“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那個“消渴”是大渴,飲水而不能解渴,消耗了大量的水仍然不能解渴,所以它和后世所說的消渴病概念不是一回事,《傷寒論》中的消渴,只是一個“渴而能飲”,消耗了大量的水,而“口渴不解”的一個臨床癥狀,現在渴欲飲水而不是消渴,脫水不嚴重,而且并沒有“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氣上撞心”,這一些陽熱癥狀。所以這個渴欲飲水它應當是在一個寒盛傷陽證的基
15、礎上,寒邪傷厥陰陽氣這個證候的基礎上,出現了邪退陽復,寒邪退了,陽氣恢復了,所以陽氣通達,陽氣恢復以后,機體就需要水液的滋潤,這樣的一個氣化恢復正常的現象,他想喝水,同樣的道理,和我們在太陽病篇講的那個陽明胃中津液不足的時候,引水自救,在引水自救的情況下,我們所用的飲水療法是“少少與飲之”,是一樣的。所以329條,對于一個厥陰陰寒退卻,陽氣恢復,他叫水了,陽氣通達,他叫水了,這個時候你給他慢慢的喝少量的溫水,以恢復體內的陰液,這也屬于飲水療法。 360條和361條兩條應當合起來讀,“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今自愈”,對于這個“脈弱”我們怎么理解,只能借著361條來理解,“下利脈數,
16、有微熱汗出,今自愈,設復緊為未解”,由此知道,這個“下利”開始的階段,它所伴有的脈象不是脈微弱而是“脈緊”。“脈緊”提示了寒邪盛,因此這是個“寒盛傷陽”的證候。所以360條的這個“下利”,應當是陽氣恢復以后,祛除寒濕濁邪外排的一種表現,這在少陰病篇,這在太陰病篇都遇到過這種情況。你看太陰病篇的那個“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太陰者身當發(fā)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fā)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所以那個“下利”呢,它不是太陰脾虛寒的下利,而是脾陽、脾氣恢復以后,祛除體內的濕濁、穢濁邪氣的一種表現;在少陰病篇,有“少陰病,八九日”,隨后出現了這種下利,
17、那也是少陰病的一個祛除寒濕濁邪的給邪氣出路的一種自愈的表現,所以我們360條、361條的“下利”,都應當這樣來理解,它不是個虛寒下利。所以下利有“微熱而渴”,這個“微熱”顯然它不是陰盛格陽,而是陽氣恢復。陽氣恢復,陽氣通達以后,它就需要補充人體的津液,它就會有輕度的口渴,那么這個“脈弱”,是動態(tài)觀察它的脈象,脈由緊而轉弱,這不正好提示了邪氣退嗎。這是動態(tài)觀察脈象的變化,“緊主寒邪盛”,由“緊”轉“弱”提示了寒邪退,這就是《皇帝內經》所說的“大則病進,小則平”,因此360條說,“今自愈”,就是將要好了。 361條,“下利”我們剛才說了,這不是“真陽衰微,火不暖土”的下利,更不是“肝寒內
18、迫胃腸”的下利,而是陽氣恢復以后,祛除體內寒濕濁邪的表現,這個“脈數”是陽氣恢復,脈由“緊”變“數”是陽氣的恢復,有“微熱”也是陽復,有“汗出”是營衛(wèi)通達,它既不是陽不攝陰,又不是里熱逼迫津液外越,而是陽氣通達,“身濈[ji2]然汗出而解”,所以“今自愈”.我們這三條談的都是放到厥陰病篇的“陽復寒退”的自愈證,所以在自愈的過程中,有陽氣恢復的征兆,或者有口渴,或者有微熱,或者有脈數,在一個陰寒證候中見到這些征兆,而這些征兆是慢慢慢慢出現的,這都是好的兆頭,這就是陰病見陽證的,或者是陰病見陽脈,“陰病見陽脈者生,陰病見陽證者生”。 下面幾條原文講的是預后不良的證候,(校對者補充343條
19、:“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保? “傷寒六七日,脈微”,這是真陽衰微,“手足逆冷”,手足厥冷,這是陽衰四末失溫,“煩躁”,嚴格的說,應該是燥煩,肢體躁動不寧,這是我們多次說過的真陽衰微,弱陽勉強和陰寒相爭,爭而不勝的時候,在臨床癥狀上表現了一種肢體躁動不寧而不自知的一種表現。它和那個熱勝,熱擾心神的煩躁不同,那種煩躁是自己心里煩才躁動。就象有時候,我們老師講課講得不好的時候,學生心里聽著煩,煩他就不安寧,不安寧一會兒看看書本,一會看看有什么吃得東西,我不是說我們這個班的同學,我是說我們中醫(yī)藥大學經常有這種情況,所以因為他煩他才動,而我們現在看到的這種真
20、陽衰微的證候,你問他要干什么,他心里已經沒有那個能力來感覺了,他就是肢體躁動不寧,再嚴重的,正不勝邪,出現了“撮空理線、循衣摸床”,那常常是極其危重的一種表現。 那么343條這樣一個證候,仲景用的什么方法來治療呢,“灸厥陰”,因為這條是在厥陰病篇,所以灸厥陰經的穴位。我們臨床如果用灸法的話,少陰、厥陰都應當灸,因為少陰是人體陰陽之根本,真陽衰微的證候,特別是發(fā)展到厥陰病的時候,還一定伴有心腎真陽的虛衰,所以臨床我們可以灸厥陰,灸少陰。至于灸哪一個穴位,那我們根據臨床常用的末段的穴位,有的人主張灸章門,其實章門這個穴不好灸,正在兩肋,古人又用的是瘢痕灸,所以我們還是灸末端的穴位效果較好
21、。植物的生長有頂端優(yōu)勢,我們人在針灸治療上有末端優(yōu)勢,實際上末端穴位的療效比靠中心的穴位的療效要好多了,為什么是這個樣子。主要是末端神經末梢豐富,機體反映敏感,所以經絡所接受的這個信息也強烈,因此無論是針或灸,我們多采取針刺肘膝以下的穴位,療效相對來說要好。 344條,“傷寒發(fā)熱,下利厥逆,燥不得臥者,死”。一個外感病有發(fā)熱,那么這個發(fā)熱是熱證呢。還是寒證。還是陽氣恢復啊。三種情況,熱證可以有發(fā)熱,寒證的陰盛格陽可以有發(fā)熱,寒證的陽氣逐漸逐漸恢復也可以有發(fā)熱,就看它伴隨的什么癥狀,這個發(fā)熱伴隨的卻是“下利厥逆”,而“燥不得臥”,肢體躁動不寧,這是“真陽衰微,陰盛格陽”的表現,甚至“虛
22、陽外亡”的特征,所以這個預后不好,這實際上就是我們厥陰病篇開頭所講的“臟厥”,內臟真陽虛衰,燥不得臥寐,手足發(fā)冷,皮膚發(fā)涼。 345條,“傷寒發(fā)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一個外感病的發(fā)熱,它伴隨著特別嚴重的下利,又伴隨著厥逆不回,厥逆不止,這顯然是“陰盛格陽”,這樣的“下利至甚”就會傷陰,就會導致陰竭,陰脫,陰竭,這樣的“厥不止”提示了陽絕,所以我們講義上的提要說,是“陰竭陽絕”的危證,當然預后不良。 下面看346條,“傷寒六七日不利,便發(fā)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陰無陽故也?!? 一個外感病發(fā)展到六七天的時候,病情突然發(fā)生了新的變化,發(fā)熱伴隨著
23、下利,那么這個有可能是陽氣的恢復,祛除濕濁邪氣,也有可能是陽氣的衰退,那就要看看其它癥狀。“其人汗出不止”,這是個陽不攝陰,真陽外亡的表現。因此推測,前面的發(fā)熱是“陽氣外亡,陰盛格陽”,這個“下利”是個“寒濕下注”,所以“有陰無陽故也”,就是有陰寒邪氣,陰寒邪氣重而沒有陽氣了。一個純陰無陽的人,那就不是陽世間的人,那就應當是陰世間的人,陰世間的人不就是死人嗎,所以他的預后不良。 362條,“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 在下利的過程中伴有手足厥冷,又伴有沒有脈,那這可能是陰陽兩傷所造成的,特別是下利以后,陰液大傷,一直脈
24、搏摸不到,這都是可能的。這樣一個證候,存在陰陽兩傷,“不溫”,什么叫不溫呀。是指的手足不溫,因為前面寫的“手足厥冷”嘛,這個不溫就是手足不溫,這樣一個手足厥冷沒有脈的病人,用過灸法以后,如果手腳還不轉暖,如果脈還不能夠出現,反而出現了“微喘”,這是“腎氣虛于下,肺氣脫于上”的表現,預后不好。 下面講了另外一個問題,“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一個虛寒下利的證候,要判斷它的預后的話,要特別注意它的中氣是不是已經消亡。少陰脈是指的太溪脈,也就是足跟動脈,我們能摸得到的,在太溪穴那個地方,是足少陰腎經所過的部位,它是候少陰正氣的強弱的。趺陽脈就是足背動脈,我們在足背摸到的那個動脈的搏動點,相
25、當于足陽明胃經沖陽穴的部位,它是候脾胃之氣的盛衰的,對于一個下利,陰陽兩傷的病人,他還有沒有生機,我們就看看當時這個寸、關、尺三部脈摸不到的時候,我們要判斷他有沒有生機,重點是看胃氣。后世特別強調,“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我們在診斷的時候就特別強調這一點。盡管其它臟器的正氣已經虛衰了,只要胃氣不衰,后天化源沒有枯竭,這個人還有一線希望,所以在362條,寸、關、尺三部脈摸不到的時候,他強調了趺陽脈,對判斷這個人的生死預后的重要性,所謂“少陰負趺陽者”,就是說,太溪脈不如趺陽脈強,也就是說,趺陽脈有力量,而太溪脈沒有力量,趺陽脈大于太溪脈。那就提示了胃氣沒有衰,胃氣尚存,留得胃氣在,就留得一線
26、生機,這也體現了張仲景保胃氣的思想。 368條,“下利后脈絕,手足厥冷,晬[zui4,一晝夜]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這里所說的“晬時”和我們前面所說的“周時”的含義是一樣的‘晬時就是周時,就是對頭兒24小時。這個晬字的本義是指小兒周歲,小孩滿一周了,那叫晬日,我們在這里不是用的“晬日”這個詞,而是用的晬時,就是指的對頭兒12時辰,或者對頭兒24小時。下利以后摸不到脈,這既是陽脫,也是陰傷,陽脫陰傷,手足當然會厥冷,他的預后怎么樣。你在積極治療的過程中,助陽滋陰,積極治療的過程中,觀察他24小時,24小時以后,脈漸漸的恢復了,這是真陰已經恢復的表現,手足溫,這是
27、陽氣已經恢復了,陰陽二氣逐漸恢復,那這個病人還可以好。“脈不還者死”,觀察24小時,仍然是沒有脈,那這個預后就很差了。 下面我們看369條,“傷寒,下利,日十余行,脈反實者,死。”這樣一個虛寒下利,胃氣應當比較虛衰,結果脈反而摸上去是沉實有力,彈指有力,那這提示了邪氣盛,或者是真臟脈見,應當說在這里主要是真臟脈出現了一種表現,它沒有那種柔和的現象,仲景說這種情況預后不良。 最后還有厥陰虛寒下利轉歸的辨別,這樣一個小小的問題,看363條,“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者,必清膿血?!? 這是一個陽復太過的表現,寸脈浮數是陽熱上擾,陽復太過?!俺咧凶詽边@是陰血被傷,所
28、以這種下利,它不是個虛寒的下利,是陽復太過以后,陽熱下傷陰絡的下利,要是虛寒下利的話,它不應當是“寸脈浮數,尺脈自澀”,既然是一個陽復太過以后熱邪下注的下利,因此“必清膿血”,清膿血就是便膿血,進一步發(fā)展,它會導致便膿血的,那么出現便膿血了,我們就可以用白頭翁湯來治療。 365條,“下利,脈沉弦者,下重也;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fā)熱,不死?!? 沉主病在里,弦主氣郁,這一條放在厥陰病篇,肝氣郁。病在里,肝氣郁,氣機不暢,肝氣郁結之后,可以導致五臟六腑的氣機失暢,那么導致大腸氣機不暢的話,就會出現下重,所以下重有的是濕邪阻滯,有的就是氣機不暢,實際上濕邪阻滯出
29、現下重,本身也是濕邪重濁粘滯,最容易阻滯氣機所造成的,所以為什么治療里急后重的時候,都要加一個有行氣作用的木香呢。這樣一個證候怎么判斷它的預后呢,“脈大者,為未止”,這就是“大則病進”,“大則邪至”,“脈微弱數者”,脈微弱是邪退了,脈數是陽氣的恢復,陽氣恢復了,而邪氣也退了,這個病就要好,“雖發(fā)熱不死”,雖然它有一點發(fā)熱,這是陽氣恢復的發(fā)熱呀,而不是“陰盛格陽,虛陽外越”的發(fā)熱,所以雖然見到這種發(fā)熱的話,因為它是陽氣恢復的發(fā)熱,不會有亡陽的死證。 我們現在把厥陰病篇的一些大概情況,再做一個回憶,再做一個總結。我們說厥陰病的預后的好壞,主要和邪氣的來路,和全身的狀況有關,厥陰應
30、當有寒證,因為它叫厥陰嘛,就有陰寒證,當外來的寒邪侵犯了厥陰之經,這個經是指的淺表,而厥陰肝臟又有血虛的時候,我們把它叫做血虛經寒,它的臨床表現可以出現手足厥寒,脈細欲絕,這就用當歸四逆湯就可以了,所以后世醫(yī)家,有人把當歸四逆湯證叫做厥陰的經證,我首先強調這個經是廣義的,是指的邪傷比較淺,而不是專指厥陰的經脈。寒傷厥陰之臟,肝寒就容易犯胃,那么厥陰臟寒,或者說肝胃兩寒,它的臨床表現就是,“干嘔,吐涎沫,頭痛者”,用吳茱萸湯來治療,這是厥陰寒證的第二個證候,在臨床上也常常有經臟兩寒的,既然經寒用當歸四逆,臟寒用吳茱萸湯,所以經臟兩寒的,我們就把這兩個方子合起來,這就是臨床根據證候,有是證用是方,
31、靈活用方的具體體現,那就是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治療經臟兩寒,經臟同溫,這是厥陰寒證,這個寒證是由外來的邪氣直接侵犯厥陰之經,直接侵犯厥陰之臟而來的,因為它不是在心腎真陽虛衰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心腎真陽沒有泯滅,所以這個證候預后比較好。如果厥陰病是由少陰傳來的,在心腎真陽虛衰的基礎上,又導致了厥陰肝和心包的陽氣的衰竭,那么五臟六腑的真陽都衰竭了,《傷寒論》中把它叫臟厥,不僅見到手足厥冷,也有皮膚發(fā)涼,還有陽不勝陰,正不勝邪的“其人躁無暫安時”,《傷寒論》把它叫做臟厥,沒有提出具體的治法,后世醫(yī)家雖然提到了用大劑的通脈四逆湯來治療,那從我們今天的角度來看,對這樣一個全身功能衰竭的證候,那是相當
32、危重的,治療不及時,就會導致死亡,所以傳經之邪倒是最重的。另外一種情況,外來的寒邪郁遏厥陰的相火,我們在少陰病篇曾提到,少陰病的寒化證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以真陽衰微為主的,這個證候預后不好,一種是寒盛傷陽為主的,出現那個脈陰陽俱緊,又有咽痛,又有吐利的,那個病的預后好,等陽氣恢復之后,寒邪退卻了,預后倒是不錯的,而厥陰病,我剛才所說的外寒郁遏厥陰相火,這屬于寒盛傷陽,相火被郁,郁極乃發(fā),陽氣恢復,陽氣恢復,它本身就有驅除陰寒邪氣外出的這種機能,當陽復陰退的時候,重新出現了陰陽自和,那這個厥陰病可以自愈,可是人體的許多機能活動,都是具有慣性的,慣性這個詞,在《傷寒論》注家里也沒有用過,我在這里用,
33、那么常常陽氣沿著恢復的這個路子,就出現了陽復太過的這種傾向,陽復太過,陽有余就是熱,所以厥陰病陽復太過以后,造成的熱癥,有4種臨床表現,一種是陽熱上傷陽絡,出現了汗出,咽中痛而喉痹,一種是陽熱下傷陰絡,出現便膿血,一種是陽熱泛溢肌膚,出現了身發(fā)癰膿,一種是陽復太過以后,它可以表現了熱不退,熱不止,熱不罷,這是厥陰的熱證。陽氣時進時退,這就出現了厥熱的進退證,厥熱進退證我們在前兩次的課中已經都提到了,我們在這里不再做小結了,張仲景以發(fā)熱的天數的多少,和厥冷下利天數的多少進行對比,發(fā)熱天數多,是陽氣進,發(fā)冷和下利天數多,是陽氣退,以此來判斷這個病的預后如何,這叫厥熱勝復證,也叫厥熱進退證,這個證候
34、,臨床我們今天沒有見到,到底是怎么回事,還有待于進一步深入研究。如果陽氣局部的恢復是太過的,而陰寒沒有完全退卻,這就出現了厥陰的寒熱錯雜證,對寒熱錯雜證來說,我們講了上熱下寒蛔蟲中阻的蛔厥證,上熱下寒、寒熱錯雜的那個提綱證,這都是上熱下寒,那么大家說了,我們那個蛔厥證不就是時煩時止,得食而煩,須臾復止嗎。什么地方表現了上熱下寒的臨床特征呀,因為他有吐蛔史,吐蛔本身就提示了這個病人的體內已經發(fā)生了失調,已經發(fā)生了上熱下寒,蛔蟲不安其處,才上逆出現了吐蛔,所以吐蛔這個特征,就是上熱下寒的一個表現,這個問題我在講蛔厥證的時候已經提到過了,提綱證我說今天我們在膽道蛔蟲癥中曾經見到過,所以厥陰病提綱證所
35、說的,“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這個證候也是由于上熱下寒之后,蛔蟲才上擾的,這兩個證候治療都用烏梅湯。在厥陰病篇所附的上熱下寒證,還有一個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證,那是一個胃熱脾寒,上面有食入口即吐,下面有虛寒的下利,治療用黃芩黃連干姜人參湯,清上溫下。在厥陰病篇,附入了厥、利、嘔、噦的證候,厥證我們上次課做過小結,“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凡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可以看成厥證的提綱,其中熱厥,其中的寒厥,其中的蛔厥,其中的血虛寒厥,其中的痰阻胸陽致厥,水阻胃陽致厥,我們把以前講過的氣郁作厥,這七個厥都是我們應當掌握的,掌握它的臨床表現,掌握導致厥冷的基本病機,掌握治法和用
36、方。至于嘔、噦、下、利的證候,它們有寒有熱,有虛有實,治療的時候,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這樣的話,厥陰病篇56條,仔細想起來,還是有條理的。盡管它錯綜復雜,但體現了兩極轉化,錯綜復雜的特點。本來六經病到最后,就應當陰極而陽生,由陰而轉陽,在陰極而陽生,由陰而轉陽的過程中,當然就會出現各種錯綜復雜的情況,所以這正是厥陰病的特點。 好,六經病證的最后一經病是厥陰病,我們到此就談完了,下課。 第二篇:第67講辨嘔吐預后厥陰小結第67講 辨嘔吐、辨預后、厥陰病篇小結 大家好,我們上課。我們上一次課,講的是厥陰病篇的一部分內容。我們厥陰病篇呢,
37、還剩一點點,我想,我們把剩下的這一點內容講完了之后,再把厥陰病篇作一個系統(tǒng)的小結。所以我們在這里呢,就不對上次課所講的內容作歸納作總結了。上次課的最后,我們談到了厥陰病篇所附的“下利”的證侯和“嘔吐”的證候,無論是“下利”的證候也罷,還是“嘔吐”的證候也罷,都是“或寒或熱,或虛或實”,都具有“兩極轉化”的特點,我還應當說明的是,這些證候,它有的根本就沒有涉及到肝,沒有涉及到心包,沒有涉及到厥陰經,它不應當是厥陰病。不是厥陰病為什么附到厥陰病篇呢。這就是后世的人,或者是王叔和在整理《傷寒雜病論》的時候,他看到厥陰病篇的原文比較少,所以他就把“厥利嘔噦”一篇的內容附到了“厥陰病篇”。但是我們驚奇的
38、看到,他附到厥陰病篇的這些“厥利嘔噦”的證候,同樣具有“或寒或熱,或虛或實”,這種兩極轉化的特征,因此呢,它和厥陰病的特點有相吻合的地方,所以附在厥陰病篇,也有它的一定的內在的聯系。 我們上次講完“下利”,講完“嘔吐”,我們現在講“噦”。請大家打開講義,208頁,看原文380條:“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虛,復極汗者,其人外氣怫[fei4]郁,復與之水,以發(fā)其汗,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噦”這個字我們以前遇到過,“噦”在宋代以前得中醫(yī)書籍中,它作為一個癥狀,指的是“呃逆、呃忒[te4]”,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膈肌痙攣。所以你看《傷寒論》也罷,《脈經》也罷,《諸病源候論》也罷,
39、 《千金翼方》、《千金要方》也罷,《外臺秘要》也罷,見得到這個“噦”,它就是指的“膈肌痙攣”,“呃逆、呃忒”,也可以把它叫做“吃逆”,實際上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膈肌痙攣。宋朝以后,這個詞義發(fā)生了變化, “噦”字就變成了“干嘔”,所以在現代漢語里有“干噦”這個詞,“干郝萬山講傷寒論噦”這個詞就是指的“干嘔”。我們《傷寒論》是漢代的著作,所以《傷寒論》中所出現的“噦”是“膈肌痙攣”,“膈肌 痙攣”有胃氣上逆的因素,也有肝氣上逆的因素,也有膈氣上逆的因素情況就比較復雜。它不僅僅是一個胃氣上逆。我們現在所談到的380條是講的一個“胃中虛寒” 所造成的呃逆,因為仲景說
40、,“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這個胃中寒冷就是胃家虛寒,這個病是怎么造成的呢。從他寫的這個病歷來看,傷寒一個外感病,醫(yī)生用了劇烈的 吐法,又用了劇烈的下法,這就造成了中氣的極度虛衰,所以說“極虛”。這么虛的病人,醫(yī)生還要給他用強烈的汗法,“復”就是又,用了強烈的汗法。為什么用強烈的汗法 呢。“其人外氣怫郁”,結果發(fā)現這個人還有些臉紅,身上輕度的發(fā)熱,好象是表氣閉郁的一種現象,所以又用了強烈的發(fā)汗的方法,那么發(fā)汗用的什么方法呢。用的“水療” 法,“復與之水,以發(fā)其汗”,用的“水療”法。“火療”我們以前介紹過,有火針,有火薰,有火熨,有火灸,它完全是治療“沉汗痼冷”的
41、“虛寒證”的?!八煛蔽覀円? 前沒有(特別)提到過。所謂“水療”,一個是飲水療法,一個是用水來洗浴的方法。那么飲水療法,我們在講 “五苓散適應證”的時候提到過,但是沒有直接用“水療”這個 詞,我們只是講的飲水療法,它治療“胃中津液不足”的口渴,要“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因為當胃中津傷的情況下,胃的這種受納的功能,脾的這種運化的功能都比 較低下,胃中津傷,津液不足,機體的本能的生理反映,就要引水自救,這就是我們多次說過的,內有所缺必外有所求,引水自救,特別是“胃中津液不足”的時候,就想大量 的喝冷水,實際上大量的喝冷水常常造成“水停中焦”。
42、所以仲景所提倡的飲水療法,就是“少少與飲之”,慢慢地每次給他喝少量的溫水,因為它胃中津液不足的時候,胃的 這種受納、運化功能都低下啊,這是“水療”的一種方法,使胃中津液慢慢恢復了,這種胃津被傷的口渴就得到緩解;還有一條“水療”,就是用水來澆浴,用水來澆浴達到什 么效果呢。退熱的效果。或者用水來澆浴讓他出汗,有類似于今天我們通過洗澡的方式來出汗,來退熱。這也屬于水療,那么現在這個病人,用了大催吐、大瀉下,正氣大虛, 雖然有一點表氣的怫郁,那也應當本著“虛人傷寒建其中”的 ·822· -----------------------page833--
43、--------------------- 第67講 辨嘔吐、辨預后、厥陰病篇小結原則,先補里后解表。也常常有時候當里氣恢復了,表邪自然解除,因為里氣恢復了,營衛(wèi)暢達了,正氣自 我祛邪,人體自我康復的機能發(fā)揮作用,常常表邪就解除了,如果還有表邪不解除的話,那你再解表不遲?,F在一個“里氣極虛”的證候,你就用水澆浴的方法來洗澡,這就更 會傷里氣,所以仲景說了“中焦虛寒,虛氣上逆”,就出現了呃逆不止。 那么這個證候我們用什么方子來治療。“中焦虛寒,虛氣上逆”出現的是“呃逆”,我們抓病機 ,想一想我們學過的方子,哪個可以治療“胃家虛寒”。吳茱
44、萸湯。對了。 吳茱萸湯,我們學過的三條原文中,陽明病篇的是“食谷欲嘔,屬陽明”,那是“胃家虛寒, 受納無權”;在少陰病篇所學的“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那是一個“胃寒氣逆,劇烈嘔吐”,結果造成陰陽氣一時的不能相順接于手足,出現 了“手腳發(fā)涼,劇烈嘔吐,升降逆亂”,病人痛苦難耐,所以出現了“煩躁欲死”,這些癥狀非常類似于少陰的“陽衰陰盛證”,它叫少陰病,應當說它不是少陰病,而是少陰 病的類似證,用吳茱萸湯“溫胃散寒,降逆止嘔”;而在厥陰病篇,它治療“干嘔,吐涎沫,吳茱萸湯主之”,那是一個“肝寒犯胃”,又有“肝胃兩寒,飲邪不化”,又
45、有“ 肝胃兩寒,濁陰上逆巔頂”,也用吳茱萸湯“暖肝胃,降濁陰”。 這三條方證都以“嘔吐”為主,它們的病機是“胃家虛寒”。我們講的它的主證,380條,它的主證是 “呃逆不止”,對于一個“呃逆”的證候,我們也應當辨證。在太陽病篇曾經提到過旋復代赭湯,它所治療的不是呃逆,在《傷寒論》中它所治療的不是呃逆,而是“噫[ai4]氣 ”。這個證候是“胃虛痰濁中阻”,痰濁中阻,用旋復代赭湯“化痰,鎮(zhèn)逆,補中”,來治療噫氣不除??墒俏覀冋f,旋復代赭湯這張方子,在現代臨床上又常常用于“胃虛痰 阻”的“呃逆不止”,還記得吧。那是旋復代赭湯在臨床上擴大應用范圍,可以治
46、療呃逆不止。這個呃逆,只要是“胃虛而痰濁中阻,胃氣和膈氣上逆”的,我們就可以用旋復 代赭湯來治療。而治呃逆不止的時候,代赭石要適當的重用。我們現在遇到的一個呃逆,為什么不用旋復代赭湯呢。因為它的病機不是“胃虛痰阻”,而是“胃家虛寒,無力以 降”,沒有力量降,所以虛氣上逆,導致的一個“呃逆不止”, ·823· -----------------------page834----------------------- 郝萬山講傷寒論導致的一個“膈氣上逆”。那么既然抓病機,它是屬于“胃家虛寒,虛氣上逆”的話,那我們用吳茱萸湯“暖胃降逆”,完
47、 全是可以的,盡管吳茱萸湯的適應證在《傷寒論》的有三條講的都不是呃逆,而講的是嘔吐,抓病機我們就可以用它來治療胃家虛寒的呃逆不止。好,這一條,380條,我們就 作這么多的講解。 下面看381條, “傷寒,噦而腹?jié)M,視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則愈。” “傷寒”是泛指一個外感病,“噦而腹?jié)M,視其前后,知 何部不利,利之即愈”。這是一個實證造成的呃逆。那么實證呢,常常是“有形邪氣”的阻滯使“膈氣不降,膈氣上逆”而出現了呃逆。有形邪氣阻滯于腹部,那么這個邪氣是 屬于水濕類的邪氣呢。還是屬于燥熱類的邪氣。水濕類的邪氣阻滯氣機可以有腹?jié)M,燥熱類的
48、有形邪氣阻滯氣機,也可以有腹?jié)M,怎么鑒別是水濕還是燥熱。那就看看大小便。 所以叫“視其前后”,看看他的小便和大便,“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如果是小便不利的,那就是水邪阻滯,水濕留滯,腹部氣機不暢就出現了腹?jié)M,然后膈氣不能降而膈 氣上逆,就出現了呃逆不止,這個時候就用利尿的方法。利尿用什么方子,在通常情況下,沒有明顯的寒,沒有明顯的熱,我們就用五苓散,如果有明顯的寒的,大家想一想用 哪個方子合適呀。真武湯,它有利尿的作用,它也有溫陽散寒的作用,如果明顯有熱的,大家都知道了按照這個思路,那就可以用豬苓湯,所以五苓散、真武湯、豬苓湯又可以 治療“水邪阻滯,水
49、結”所造成的膈氣上逆的“呃逆”;如果大便干結,大便不通,病人又有腹脹滿,又有呃逆不止,這顯然是燥實內結,虛實的實,是燥實內結,那么燥實內 結我們選什么方子為好哪。小承氣湯,因為它沒有全身的那么多的毒熱癥狀,就是一個肚子脹,我們選小承氣湯通便,調暢腹部氣機,膈氣可以降了,呃逆就可以停止了。我們 在陽明病篇的末尾,談到了“實則譫語,虛則鄭聲”,談到過吧,可是在陽明病篇,“實則譫語,虛則鄭聲”下面,又有一條談到了“陽虛,心神失充,心神失養(yǎng)”也可以有譫 語,所以譫語有實證、有虛證,但是我們在講鄭聲的時候,說“鄭聲也,重語也”,那是“正氣虛衰,精神失養(yǎng)”所造成的,所以鄭聲的
50、臨床表現,是語言反復重復一句話,而 且聲低息 ·824· -----------------------page835----------------------- 第67講 辨嘔吐、辨預后、厥陰病篇小結微,所以鄭聲只有虛證而沒有實證,我們現在講到了呃逆,膈肌痙攣,在前幾天所講到的膈肌痙攣多是虛 證,而在這里講到的膈肌痙攣也有實證,就實證來說,有水的也有火的,有水結的也有火結的,這個燥實內結實際上是火結,所以就呃逆這個證候來說,也體現了“或寒或熱, 或虛或實”,這種“兩極轉化”的特征。好,關于厥陰病篇所附的厥、利、嘔、噦的證
51、候,我們就談完了。 其實厥陰病的預后這一點內容,應當說我們學校上課的時候, 都是給大家自學的,我們在這里呢,和大家一起來把原文看一看,都是非常好理解的,先看329條, “厥陰病,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 厥陰病渴欲飲水, 我們在厥陰病的提綱那一條里曾經遇到過,說: “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那個“消渴”是大渴,飲水而不能解渴,消耗了大量的 水仍然不能解渴,所以它和后世所說的消渴病概念不是一回事,《傷寒論》中的消渴,只是一個“渴而能飲”,消耗了大量的水,而“口渴不解”的一個臨床癥狀,現在
52、渴欲飲 水而不是消渴,脫水不嚴重,而且并沒有“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氣上撞心”,這一些陽熱癥狀。所以這個渴欲飲水它應當是在一個寒盛傷陽證的基礎上,寒邪傷厥陰陽氣這 個證候的基礎上,出現了邪退陽復,寒邪退了,陽氣恢復了,所以陽氣通達,陽氣恢復以后,機體就需要水液的滋潤,這樣的一個氣化恢復正常的現象,他想喝水,同樣的道理 ,和我們在太陽病篇講的那個陽明胃中津液不足的時候,引水自救,在引水自救的情況下,我們所用的飲水療法是“少少與飲之”,是一樣的。所以329條,對于一個厥陰陰寒 退卻,陽氣恢復,他叫水了,陽氣通達,他叫水了,這個時候你給他慢慢的喝少量的溫水,以
53、恢復體內的陰液,這也屬于飲水療法。 360條和361條兩條應當合起來讀, “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今自愈”,對于這個“脈弱”我們怎么理解,只能借著361條來理解,“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今自愈,設復緊為未解”, ·825· -----------------------page836----------------------- 郝萬山講傷寒論 由此知道,這個“下利”開始的階段,它所伴有的脈象不是脈微弱而是“脈緊”。“脈緊”提示了寒邪盛,因此這是個 “寒盛傷陽”的證候。所以360條的這個“下利”,應當是陽氣恢復以后,祛除
54、寒濕濁邪外排的一種表現,這在少陰病篇,這在太陰病篇都遇到過這種情況。你看太陰病篇的那 個“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太陰者身當發(fā)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fā)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所以那個 “下利”呢,它不是太陰脾虛寒的下利,而是脾陽、脾氣恢復以后,祛除體內的濕濁、穢濁邪氣的一種表現;在少陰病篇,有“少陰病,八九日”,隨后出現了這種下利,那也 是少陰病的一個祛除寒濕濁邪的給邪氣出路的一種自愈的表現,所以我們360條、361條的“下利”,都應當這樣來理解,它不是個虛寒下利。所以下利有“微熱而渴”,這個 “
55、微熱”顯然它不是陰盛格陽,而是陽氣恢復。陽氣恢復,陽氣通達以后,它就需要補充人體的津液,它就會有輕度的口渴,那么這個“脈弱”,是動態(tài)觀察它的脈象,脈由緊 而轉弱,這不正好提示了邪氣退嗎。這是動態(tài)觀察脈象的變化,”緊主寒邪盛”,由“緊”轉“弱”提示了寒邪退,這就是《皇帝內經》所說的“大則病進,小則平”,因此 360條說,“今自愈”,就是將要好了。 361條,“下利”我們剛才說了,這不是“真陽衰微,火不暖土”的下利,更不是“肝寒內迫胃腸”的下利,而是陽氣恢復以后 ,祛除體內寒濕濁邪的表現,這個“脈數”是陽氣恢復,脈由“緊”變“數”是陽氣的恢復,有“微熱”也是
56、陽復,有“汗出”是營衛(wèi)通達,它既不是陽不攝陰,又不是里熱逼 迫津液外越,而是陽氣通達,“身濈[ji2]然汗出而解”,所以“今自愈”.我們這三條談的都是放到厥陰病篇的“陽復寒退”的自愈證,所以在自愈的過程中,有陽氣恢復的征 兆,或者有口渴,或者有微熱,或者有脈數,在一個陰寒證候中見到這些征兆,而這些征兆是慢慢慢慢出現的,這都是好的兆頭,這就是陰病見陽證的,或者是陰病見陽脈,“ 陰病見陽脈者生,陰病見陽證者生”。 下面幾條原文講的是預后不良的證候, (校對者補充343條:“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 ,死?!保?
57、 ·826· -----------------------page837----------------------- 第67講 辨嘔吐、辨預后、厥陰病篇小結 “傷寒六七日,脈微”,這是真陽衰微,“手足逆冷”,手足厥冷,這是陽衰四末失溫,“煩躁” ,嚴格的說,應該是燥煩,肢體躁動不寧,這是我們多次說過的真陽衰微,弱陽勉強和陰寒相爭,爭而不勝的時候,在臨床癥狀上表現了一種肢體躁動不寧而不自知的一種表現 。它和那個熱勝,熱擾心神的煩躁不同,那種煩躁是自己心里煩才躁動。就象有時候,我們老師講課講得不好的時候,學生心里聽著煩,煩他就不
58、安寧,不安寧一會兒看看書本 ,一會看看有什么吃得東西,我不是說我們這個班的同學,我是說我們中醫(yī)藥大學經常有這種情況,所以因為他煩他才動,而我們現在看到的這種真陽衰微的證候,你問他要干 什么,他心里已經沒有那個能力來感覺了,他就是肢體躁動不寧,再嚴重的,正不勝邪,出現了“撮空理線、循衣摸床”,那常常是極其危重的一種表現。 那么343條這 樣一個證候,仲景用的什么方法來治療呢,“灸厥陰”,因為這條是在厥陰病篇,所以灸厥陰經的穴位。我們臨床如果用灸法的話,少陰、厥陰都應當灸,因為少陰是人體陰陽 之根本,真陽衰微的證候,特別是發(fā)展到厥陰病的時候,還一定
59、伴有心腎真陽的虛衰,所以臨床我們可以灸厥陰,灸少陰。至于灸哪一個穴位,那我們根據臨床常用的末段的穴 位,有的人主張灸章門,其實章門這個穴不好灸,正在兩肋,古人又用的是瘢痕灸,所以我們還是灸末端的穴位效果較好。植物的生長有頂端優(yōu)勢,我們人在針灸治療上有末端 優(yōu)勢,實際上末端穴位的療效比靠中心的穴位的療效要好多了,為什么是這個樣子。主要是末端神經末梢豐富,機體反映敏感,所以經絡所接受的這個信息也強烈,因此無論是 針或灸,我們多采取針刺肘膝以下的穴位,療效相對來說要好。 344條,“傷寒發(fā)熱,下利厥逆,燥不得臥者,死”。 一個外感病有發(fā)熱,那么這個發(fā)
60、熱是熱證呢 。還是寒證。還是陽氣恢復啊。三種情況,熱證可以有發(fā)熱,寒證的陰盛格陽可以有發(fā)熱,寒證的陽氣逐漸逐漸恢復也可以有發(fā)熱,就看它伴隨的什么癥狀,這個發(fā)熱伴隨的卻 是“下利厥逆”,而“燥不得臥”,肢體躁動不寧,這是“真陽衰微,陰盛格陽”的表現,甚至“虛陽外亡”的特征,所以這個預后不好,這實際上就是我們厥陰病篇開頭所講 的“臟厥”,內臟真陽虛衰,燥不得臥寐,手足發(fā)冷,皮膚發(fā)涼。 ·827· -----------------------page838----------------------- 郝萬山講傷寒論 345條,
61、“傷寒發(fā)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一個外感病的發(fā)熱,它伴隨著特別嚴重的下利,又伴隨著 厥逆不回,厥逆不止,這顯然是“陰盛格陽”,這樣的“下利至甚”就會傷陰,就會導致陰竭,陰脫,陰竭,這樣的“厥不止”提示了陽絕,所以我們講義上的提要說,是“陰 竭陽絕”的危證,當然預后不良。 下面看346條,“傷寒六七日不利,便發(fā)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陰無陽故也?!? 一個外感病發(fā)展到六七天的時候,病 情突然發(fā)生了新的變化,發(fā)熱伴隨著下利,那么這個有可能是陽氣的恢復,祛除濕濁邪氣,也有可能是陽氣的衰退,那就要看看其它癥狀?!捌淙撕钩霾恢埂?,這
62、是個陽不攝陰 ,真陽外亡的表現。因此推測,前面的發(fā)熱是“陽氣外亡,陰盛格陽”,這個“下利”是個“寒濕下注”,所以“有陰無陽故也”,就是有陰寒邪氣,陰寒邪氣重而沒有陽氣了 。一個純陰無陽的人,那就不是陽世間的人,那就應當是陰世間的人,陰世間的人不就是死人嗎,所以他的預后不良。 362條,“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 ,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 在下利的過程中伴有手足厥冷,又伴有沒有脈,那這可能是陰陽兩傷所造成的,特別是下利以后,陰液大傷,一直 脈搏摸不到,這都是可能的。這樣一個證候,存在陰陽兩傷,“不溫”,
63、什么叫不溫呀。是指的手足不溫,因為前面寫的“手足厥冷”嘛,這個不溫就是手足不溫,這樣一個手 足厥冷沒有脈的病人,用過灸法以后,如果手腳還不轉暖,如果脈還不能夠出現,反而出現了“微喘”,這是“腎氣虛于下,肺氣脫于上”的表現,預后不好。 下面講了 另外一個問題,“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一個虛寒下利的證候,要判斷它的預后的話,要特別注意它的中氣是不是已經消亡。少陰脈是指的太溪脈,也就是足跟動脈,我們 能摸得到的,在太溪穴那個地方,是足少陰腎經所過的部位,它是候少陰正氣的強弱的。趺陽脈 ·828· ---------------------
64、--page839----------------------- 第67講 辨嘔吐、辨預后、厥陰病篇小結就是足背動脈,我們在足背摸到的那個動脈的搏動點,相當于足陽明胃經沖陽穴的部位,它是候脾胃之氣的 盛衰的,對于一個下利,陰陽兩傷的病人,他還有沒有生機,我們就看看當時這個寸、關、尺三部脈摸不到的時候,我們要判斷他有沒有生機,重點是看胃氣。后世特別強調, “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我們在診斷的時候就特別強調這一點。盡管其它臟器的正氣已經虛衰了,只要胃氣不衰,后天化源沒有枯竭,這個人還有一線希望,所以在362 條,寸、關、尺三部脈摸不到的時候,他
65、強調了趺陽脈,對判斷這個人的生死預后的重要性,所謂“少陰負趺陽者”,就是說,太溪脈不如趺陽脈強,也就是說,趺陽脈有力量 ,而太溪脈沒有力量,趺陽脈大于太溪脈。那就提示了胃氣沒有衰,胃氣尚存,留得胃氣在,就留得一線生機,這也體現了張仲景保胃氣的思想。 368條, “下 利后脈絕,手足厥冷,晬[zui4,一晝夜]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這里所說的“晬時”和我們前面所說的“周時”的含義是一樣的‘晬時就是周時,就是對頭兒24小時。這個晬字的本義是指小兒周歲,小孩滿一周了,那叫晬日,我們在這里不是用的“晬日”這個詞,而是用的晬時,就是指的對頭
66、兒12時辰,或者對頭兒24小時 。下利以后摸不到脈,這既是陽脫,也是陰傷,陽脫陰傷,手足當然會厥冷,他的預后怎么樣。你在積極治療的過程中,助陽滋陰,積極治療的過程中,觀察他24小時,24小 時以后,脈漸漸的恢復了,這是真陰已經恢復的表現,手足溫,這是陽氣已經恢復了,陰陽二氣逐漸恢復,那這個病人還可以好。 “脈不還者死”,觀察24小時,仍然是沒有 脈,那這個預后就很差了。 下面我們看369條, “傷寒,下利,日十余行,脈反實者,死?!? 這樣一個虛寒下利,胃氣應當比較虛衰,結果脈反而摸上去 是沉實有力,彈指有力,那這提示了邪氣盛,或者是真臟脈見,應當說在這里主要是真臟脈出現了一種表現,它沒有那種柔和的現象,仲景說這種情 ·829· -----------------------page840----------------------- 郝萬山講傷寒論況預后不良。 最后還有厥陰虛寒下利轉歸的辨別,這樣一個小小的問題,看363條,“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 者,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川渝旅游日記成都重慶城市介紹推薦景點美食推薦
- XX國有企業(yè)黨委書記個人述責述廉報告及2025年重點工作計劃
- 世界濕地日濕地的含義及價值
- 20XX年春節(jié)節(jié)后復工安全生產培訓人到場心到崗
- 大唐女子圖鑒唐朝服飾之美器物之美繪畫之美生活之美
- 節(jié)后開工第一課輕松掌握各要點節(jié)后常見的八大危險
- 廈門城市旅游介紹廈門景點介紹廈門美食展示
- 節(jié)后開工第一課復工復產十注意節(jié)后復工十檢查
- 傳統(tǒng)文化百善孝為先孝道培訓
- 深圳城市旅游介紹景點推薦美食探索
- 節(jié)后復工安全生產培訓勿忘安全本心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
- 預防性維修管理
- 常見閥門類型及特點
- 設備預防性維修
- 2.乳化液泵工理論考試試題含答案